聚焦本质 落实素养——记博爱小学数学教研活动
在教育的征程中,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4月2日上午,我校数学组4-6年级全体数学老师齐聚一起开展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四年级任佳萍老师和六年级周蕾老师精心准备,为大家呈现了两节精彩的数学课。
策略引领 思维启航
任佳萍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巧妙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课堂伊始,任老师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她逐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尝试用画图的方法理清数量关系。学生们积极参与,在动手画图的过程中,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任老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在“同”与“不同”、“变”与“不变”的对比中进一步深化对画图策略的理解。整堂课环节紧凑,过渡自然,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例探秘 智慧同行
周老师执教《正比例与反比例》一课,课堂以“相关联的量”为切入点,周老师通过分类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两个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突破抽象概念,通过双手比划的体态语言:当两个量同向变化时,手臂同步展开;反向变化时,则呈现反向摆动,形象化的演示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在正比例关系探究环节,周老师搭建“分析数据-寻找关系-得出结论”三步法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关系,反比例相关内容则交给孩子们自主探索。课堂上,周老师还呈现包装牛奶盒,比例尺等生活案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
思维碰撞 共促成长
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离不开整个集体的研讨、分享。课后,教师们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课。潘雪琪老师肯定了周蕾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指出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联的量”的感受。钱益飞老师针对这节课也提出一些建议:是否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或者动态演示,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形象、清晰地感受到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顾彩云老师着重对任老师的课提出:可以在作业纸的设计上做一些改动,让学生在交流时能充分结合线段图,明晰解题思路。
此次数学教研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相互学习的平台,也让大家在交流与探讨中收获了成长。相信在未来的教学道路上,我校数学教师将继续深耕课堂,不断探索创新,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助力,让数学教学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