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个性化发展的小学数学课堂互动行为管理研究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25.3.12 | 地点 | 博爱校区五楼练兵室 | 参加对象 | 全体课题成员 | ||
主持人 | 陈阳 | 活动 形式 | 课堂教学与课题研讨活动 | ||||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
观察学生个案在课堂互动中的表现,形成对个案课堂互动特征的基本认识 | ||||||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 1.六年级《确定位置》 通过小组协作完成对小船方位的初步认识的学习任务,观察学生分工模式及沟通表现。 【教学片段】 学习用距离表示物体位置。 谈话:是不是知道灯塔1在北偏东300方向就能把它具体的位置确定下来了呢? 在图上画出北偏东300这条射线。 谈话:这条射线上的点都在北偏东300方向,哪个点是灯塔1的位置呢?还需要知道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 追问:哪个小组讨论好了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距离) ① 现在老师给你条件(在图上标出比例尺),你能算出距离吗? ② 学生动手量一量,算一算,指名板演。 ③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谈话:现在你能把灯塔1具体的位置说一说吗? 引导学生说出灯塔1在轮船北偏东300方向6千米处。指定多个学生说一说。 谈话:那你们说说看,怎样才能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说清方向和距离。) 小结用方向(角度)和距离(长度)相结合,就能很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板书课题)
2.六年级《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设计分层任务,记录学生在学习完图形的放大后如何自主学习图形的缩小,在对知识点进行选择性架构和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观察其学习方式选择倾向及互动反馈情况。 【教学片段】 (二)研究图形的缩小 1. 过渡:刚才我们研究了图形的放大,现在来研究图形的缩小。 你能根据图形放大的知识,你觉得哪个图形是1号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说说你的理由。 生1:5号是放大,不是缩小。 生2:2号和4号宽不变,长变化。 评价:宽不变,长变小,长与宽的变化不同,不是我们所研究的图形缩小。 生3:3号的长与1号的长的比与宽的比一样。 (隐去2、4号,出示1、3号的边长数据) 师:谁能照着黑板上的话来说说1号图形是如何缩小到3号图形的?(学生充分交流。) 小结:3号的每条边都是1号图形的1/2,缩小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1 : 2,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1 : 2的比缩小。 请学生说一说。 板书: 1:2 缩小 2. 提问:如果将图形按1:3的比缩小,现在图形的边长是原来图形对应边长的几分之几?按1:4的比缩小呢? 3.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就是把对应边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3.研究关联: | ||||||
评
价 | 1.成效: |
填表人 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