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博爱课题>>天宁区教科研课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试题编制的研究>>文章内容
过程性材料——“提升习题编制能力 助推核心素养落地”主题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4-06-2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蕾

提升习题编制能力

助推核心素养落地

——魔方式作业交流与展示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习题编制能力,推动教师学习新课标落实新理念,实现“评、教、学”一致6月19日上午,博爱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和集团联盟校部分数学师代表集中录播室,开展了“魔方式作业—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习题编制交流与展示”主题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数学教研组长陈静老师主持,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沈琛专题讲座。




NO.1


说命题思路 展实践成果







首先,各年级组进行了魔方式作业交流展示。

一年级聚焦“几何直观”这一核心素养围绕“我是图形小达人”、“我是想象小达人”、“我是绘画小专家”三个模块,设计了既富有创意又充满趣味性的习题。学生们不仅能够在动手操作中更直观地感受几何图形的魅力,还能够在想象与绘画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艺术感知力

二年级的数学老师选择“运算能力”这一核心素养进行习题编制。他们精心制定了细目表,并且层层递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制了基础性习题、发展性习题和实践性习题。基础性习题夯实学生的运算基础,发展性习题则引导学生挑战更高难度的运算问题,而实践性习题则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的数学老师围绕基础能力的巩固和逻辑思维的培养,对“运算能力”这一核心素养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他们设计的习题既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又注重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形成清晰的思维脉络,提高解题效率。

四年级的老师们围绕“推理意识”这一核心素养进行了富有创意的习题编制这些习题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更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提升自己的推理意识和分析能力。

五年级的老师“创新意识”为例进行习题编制。他们明确了习题编制的思路,提出将开放式习题、探索和实验习题、挑战性习题等多种题型作为习题编制主要方向。这些习题不仅具有探究性,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勇于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六年级的老师围绕“几何直观”这一核心素养展示了他们深入研究的成果。他们提出了关联图形要素、嫁接推理想象、借助项目化活动、化静为动等多种方法,将几何直观的培养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能够深入理解知识本质,还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NO.2


思核心素养 明命题之道







交流与展示环节结束后,沈琛教研员进行了以“发展作业设计育人导向,推动教、学、评一致”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沈琛首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指出本次活动中的魔方式作业案例品类丰富、形式多样、维度宽广,在关注数学核心素养本质的同时注重学生学习的体验感,具有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她也对未来的习题编制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一是要将习题编制研究和实践工作进一步日常化,关注在课堂教学中的习题设计,将研究成果更加有效地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二是要进一步思考习题与数学之间的关系,将习题编制研究实践的成果用于改进数学教学,真正做到让学习发生。

随后,沈琛结合习题设计具体案例,围绕习题设计的价值导向以及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不同级别水平培养措施两大要点,对进行习题编制的三项基本设计原则进行了讲解。一是坚持素养立意,凸显育人导向;二是遵循课标要求,严格依标设计:三是规范作业管理,推动学业水平。

最后,沈琛对本次讲座内容进行总结,提出了五大“开放:问题开放、条件开放、策略开放、结论开放、综合开放。同时,她对博爱小学未来的习题编制工作提出了几点期望:一是作业设计要优先于课堂教学;二是基于目标达成进行有目的教学;三是组织学生螺旋上升地学,富有挑战性、自信地学;四是关注习题编制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

这次“魔方式作业——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习题编制”交流与展示活动,不仅展示了博爱小学数学组老师们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也为全校的数学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平台。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