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博爱课题>>校级课题>>第一学段童话故事开放性阅读教学研究>>文章内容
规范性材料《第一学段童话故事开放性阅读教学研究》 开题论证书
发布时间:2024-03-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雨蕾

博爱小学教科研课题

 

开题论证书

 

 

 

 

 

 

 

 

 

 

 

 

 

 

课题名称   第一学段童话故事开放性阅读教学研究                         

 

课题负责人        陈雨蕾、孙璐                    

 

所在学科           语文                     

 

开题时间         2024.3.11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2024年3月11日下午
开题地点:常州市博爱小学党员活动室
评议专家:王丽娟、施瑞云、许吇、华淑艳
参与人员:2024年度校级课题组长及成员

 

二、开题报告要点

(一)核心概念界定

1.童话故事

本研究中的童话故事是指一种儿童文学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幻想来编写的故事,可以帮助第一学段学生提高语文能力,习得生活常识,掌握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故事。主要研究的故事来源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2.第一学段

本研究中的第一学段是指小学一、二年级。

3.开放性阅读

开放性阅读教学是以新课程阅读理念和大语文观为指导思想,以解放学生的阅读个性、实现阅读三维目标为核心,转变学生阅读方式和策略为手段,促使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养成为目的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学习,并运用有关知识和学习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

4.开放性阅读教学

开放性阅读教学是一种引发学生多种渠道、多向思维达到自我发现、自我研究、自我体验成功感,达到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它将社会生活和教育沟通起来,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规律,使学生主体性得以突出,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它需要民主的师生关系、多元的阅读教学内容、多样的教育方法、弹性的教育组织形式、网络的教育技术手段和个性的教学评价。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研究现状

1 关于开放性阅读教学的研究

开放性阅读教学这一名词作为近几年新出现的热点话题吸引着大家的目光,从2013年起,开放性阅读教学这一主题下的相关文献数量大幅上升,目前处于稳步前进阶段。通过分析可知,开放性阅读教学一直深耕于语文教育的领域,其间存在很多创作者的探讨与新思。核心期刊中“开放性阅读教学”最早出现在小学领域的研究是2004年徐能君发表的《语文教学中开放性阅读教学实践的指导策略》,其指出开放性阅读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邵明灿(2008)提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原生态,而原生态的来源就是它的开放和灵活。杨瑞芳(2013)指出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能够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产生深刻而全面影响。刘开雄(2014)认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加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实行开放型教学通过改革传统教学中束缚学生思维的因素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语文规律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随着“开放性阅读教学”这一话题的热度上升,目前的研究大致集中在开放性阅读教学方法的探究上。许恒云(2018)在《小学语文开放式阅读课堂的构建探析》中提到开放性阅读教学需要以课文为基础,拓展阅读教学,提高语文阅读的教学面。谷冬艳 (2020)认为在开放性阅读教学中需要将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效整合。

(2) 关于童话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童话领域的研究国外开始较早,精神学派认为童话故事反映了日常言语中隐藏的无疑是心理意义。美国心理学家贝特尔海姆认为,孩子们可以通过一些阅读来学习童话,逐渐内化和适应。

我国从童话引进之初就对童话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样式,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童话故事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发重要。从童话教学的作用这一角度来看,李玉峰(2011)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反思》中提出童话不仅具有教育功能,还具有认识和审美功能。闫春梅(2007)在《童话精神和童话审美教育》中认为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就是通过初步的语言能力开启了文学训练,是自己得到文学熏陶。儿童学习童话的过程,往往在言语实践的过程中习得新的知识。

但目前童话教学中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柯珍丽(2017)在《小学语文童话文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教师在童话课堂上大多是照本宣科,缺乏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燕凤华(2018)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中提到教师对童话的认识并不深刻,教学方法不合适等问题。舒婷(2019)提到当今小学童话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验不足,缺乏亲近自然等现象。

(3) 关于第一学段童话教学的研究现状

在教材方面,闫春梅(2007)认为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应该适当增加童话的比例。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童话作品的分量不足势必会影响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也会影响语文学科本身的审美功能。

在教学策略方面张蕊(2013)指出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通过多媒体、阅读等方法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陆晓燕(2015)认为小学第一学段的童话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迁移童话的语言表达,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毛慧娟(2017)认为在进行童话单元教学时,应该注意各个童话之间的联系,教给孩子们自主学习童话的方法。

(4) 关于第一学段童话故事部编教材的现状分析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在单篇课文、整体单元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写话、习作等板块中融入童话内容。统编教科书在第一学段共编排了29篇童话。其中,一年级上册有2篇,占课文总数14篇的14.3% 一年级下册有8篇,占课文总数21篇的38% 二年级上册有8篇,占课文总数24篇的33%二年级下册7篇,占课文总数25篇的28%。由此可见,童话对帮助幼小衔接阶段儿童适应课堂教学有着重要意义。第一学段选用的童话文本多与动物相关,这样的编排充分考虑了幼小衔接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小动物的身上有许多与这一年龄段儿童类似的特质,既天真活泼、惹人喜爱,又有令人烦恼的小缺点,动物主角们也会像儿童一样遇到各种小麻烦。童话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高度适应抓住这一特征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幼小衔接阶段学生实现良好的入学适应。

2. 研究价值

(1) 改进童话故事课堂教学现状的重要举措

研究探讨了童话故事在第一学段开放性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在童话故事教学中发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工具和资源,推动开放性阅读的创新和发展。

(2) 培养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开放性教学,学生可以在童话故事中体验到更多思考、探索和创造的乐趣,促进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同时童话故事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价值观,通过开放性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所传达的道德、人生哲理等,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发展和提高语文素养。

(三)研究目标

1.构建第一学段童话开放性阅读教学的体系

研制童话开放性阅读的目标、童话性开放性教学的设计、探索童话开放性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形成童话开放性阅读教学的评价体系。

2.培养第一学段学生开放性阅读习惯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升其阅读速度和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通过童话故事的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发展和提高语文素养。

3.促进教师在童话故事教学方面的发展

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工具和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使教师转变其教学的陈旧观念,尝试具备丰富的阅读资源、挖掘灵活的教学策略,建立有效的评价方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拓宽阅读教学路径,开展丰富多彩的童话课堂教学形式,和课外实践活动,形成具有第一学段学习特色的童话开放性阅读教学形式。

(四)研究内容

1.第一学段童话故事开放性阅读教学的文献研究

本课题将展开的文献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关于童话故事教学的研究,二是开放性阅读教学相关的研究。首先通过对于文献的阅读总结,了解并能够分析目前童话故事教学领域常用的教学方法,并明确目前所存在的教学问题等,为后续的策略分析做好准备。其二了解目前开放性阅读教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为后续研究做好充分梳理。

2.第一学段童话故事开放性阅读教学的内容研究

    本研究将针对文献分析后得出的梳理制作相应的调查问卷,主要了解教师在针对开放性阅读教学现状的想法和理解,围绕第一学段开放性阅读教学进行课例研究,收集不同课例,分析课例进行效果,进行总结和探讨,为策略提出做好准备。

3.第一学段童话故事开放性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这一部分将针对课例内容分析得出的结果进行策略的探索,在课例中进行实践和研讨,提出能够帮助促进第一学段童话故事开放性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再次进行课堂尝试,作用于评价体系前。

4. 第一学段童话开放性阅读教学评价的研究

本课题积极采用多样化、开放性的阅读教学评价。以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标,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采用多元主体参与评价的方式,融合多维度评价方向,加强师生互评,生生互评,亲子互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所得有所悟,在第一学段开展与童话故事相关的主题活动,如童话剧表演”“童话故事会”等多重形式的结合,帮助学生树立童话故事开放性阅读学习的评价体系。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法是本研究所采用的基础方法,通过运用文献法了解第一学段童话故事相关研究、开放性阅读相关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现状,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研究问题以及研究计划,为本研究提供了文献基础和理论支撑。

2.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校内第一学段语文老师进行调查,从教师对童话故事开放性阅读教学理解,教学形式,教学效果,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解和分析,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数据整理,明晰当下第一学段童话故事开放性阅读教学在实际操作中的使用和教学效果,了解当下老师在教学中的困惑,为后续课例设计,评价方法选取分析做好充足的准备。

3.课例分析法

本研究中的课例将来源于第一学段一、二年级教师公开课等授课教案及教学实录等内容,通过对大量课例的分析和研究,进行资源和方法的整理汇总,设计符合第一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评价体系,更好润色课例,丰富第一学段童话故事开放性阅读教学研究的方法实践。

(六)预期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阶段成果(限5项)

《第一学段童话故事开放性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文献综述

2024.3

孙璐

《第一学段童话故事开放性阅读教学研究》

论文

2024.10

陈雨蕾













最终成果(限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

第一学段童话故事开放性阅读课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2025.2

陈雨蕾、孙璐

第一学段童话故事开放性阅读课堂教学研究论文集

论文集

2025.2

陈雨蕾、孙璐





 

(七)课题组内分工

1. 课题组主要成员

组长:陈雨蕾

副组长:孙璐

2. 成员职责

组长:课题总体指导进度和质量掌控,定期检查总结。

副组长:参与整体方案制定、任务协调、技术指导,负责一级子课题研究的组织和调控,定期开展一级子课题研讨活动。

3. 总的要求

1)高度重视,明确职责。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对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具有深远意义。课题组成员务必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明确职责,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实现既定的研究目标。

2)统一行动、注重协作。

各成员要按照课题组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明确各自的研究任务,加强相互协调配合,发挥团队合力,按既定进度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由常州市博爱小学陈雨蕾、孙璐主持2024年度校级课题《第一学段童话故事开放性阅读教学研究》经过前期申报、再思考,形成了开题报告。并举行了开题论证活动。论证组认为该课题提出的“第一学段童话故事开放性阅读”的研究是研究领域的趋势所在,很有价值,很有实践意义,也是一项有想象力、有挑战的研究。为了使研究方案更聚焦、更利于操作,建议依据下列论证意见完善方案:

1.关于课题研究价值:对于研究价值的阐述较为模糊,要具象化。

2.关于课题概念鉴定:概念要更清晰,需要去掉“第一学段”的概念鉴定。

3.关于现状分析:以图表形式呈现,更清晰、更直观。

4.关于研究策略:研究策略板块可以分一、二年级来达成策略。以陈雨蕾所执教的《小公鸡和小鸭子》和孙璐执教的《大象的耳朵》为例进行研究。

5.关于评价:评价分为“读”和“讲”两个角度

 

 

 

 

 

 

 

 

 

 

 

 

 

 

 

               评议专家组签名: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做的研究计划的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无变更

 

 

 

 

 

 

 

 

 

 

 

 

 

 

 

                              

                              课题主持人签名:

 

     

 

五、博爱小学教科室意见

 

 

 

 

 

盖章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