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博爱课题>>校级课题>>指向体能提升的低年段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文章内容
规范性材料——开题论证书
发布时间:2024-03-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宁

博爱小学教科研课题

 

开题论证书

 

 

 

 

 

 

 

 

 

 

 

 

 

 

课题名称 指向体能提升的低年段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            刘宁   刘海燕                      

 

所在学科               体育与健康                         

 

开题时间                2024.3.11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2024311日下午

开题地点:常州市博爱小学党员活动室

评议专家:王丽娟、施瑞云、许 、华淑艳

参与人员:2024年度校级课题组长及成员

 

二、开题报告要点(一)核心概念界定(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三)研究目标(四)研究内容(五)研究方法(六)预期成果(七)课题组内分工(请分5部分逐项填写,详述研究内容,限2500字内,可附页)

一、核心概念界定

1、体能提升:是指通过系统的体育活动和训练,增强人体各项生理功能和运动技能的过程,包括但不限于耐力、力量、速度、灵活性和协调性等方面的提升。体能提升的关键要素包括持续性训练、个体化设计、多样化运动形式和科学的评估反馈。其特征体现在能够全面改善个体的健康状态和运动表现,同时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2、游戏化教学:是将游戏设计原理和技术应用于非游戏环境的教学过程中,以增加参与者的兴趣、参与度和学习动机。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设计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互动性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核心要素包括游戏机制(如积分、徽章、排行榜)、故事情境、角色扮演和即时反馈。其特征在于能够创造富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3、低年段学生:通常指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早期学龄期,身心发展迅速,对外界环境充满好奇心。低年段学生的特征包括学习依赖性强、好奇心旺盛、对游戏活动有较高的兴趣和需求。教育要素涉及安全、趣味性、互动性和启发性,这些因素对其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国内在体能提升和游戏化教学方面的研究已逐渐展现出其重要性和实效性。众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认可,将游戏化教学策略引入低年段体育课程,不仅能显著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能,包括耐力、力量、速度、灵活性和协调性等方面。这一观点强调了游戏化教学在增加学习动力和体能提升方面的双重价值。趣味性作为游戏设计的核心原则,被广泛认为是游戏化教学成功的关键。与传统的模式化、规范化教学相比,游戏化教学更注重学习的趣味性和主体性,通过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与参与的机会,使其在自主实践中掌握学习技巧。此外,将游戏引入教学不仅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还能在增强教学内容趣味性的同时,优化体育教学资源配置,特别是在终身体育视域下,兴趣成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前提。针对体育技能的训练,设计体育游戏时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考虑学生个体间差异,以兴趣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体育游戏的设计原则还包括情景化,通过更好的情境设定帮助学生实现角色转换,使学生在游戏中更好地进行角色定位,从而积极地参与人际交往,并更科学有效地解决体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当前,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被进一步凸显。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促进学生优良品格的培养,还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并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教师在实施游戏化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和专业能力提升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教师培训和反思实践成为推广游戏化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国外体育游戏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提升低年段学生的体能和参与度方面。许多国家的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探索如何将游戏化策略有效融入体育教学之中,首先是美国的动作游戏项目(TAG),一些美国学校采用了“动作游戏项目”(TAG)作为体育课的一部分。该项目通过引入各种动作游戏和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活动量,同时增加他们的乐趣和参与度。研究表明,参与TAG项目的学生在体能测试中表现得更好,显示出游戏化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能。在欧洲,一些研究集中于开发专为儿童设计的体能提升游戏化应用。例如,有的应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鼓励孩子们参与各种运动和挑战,以达到体能提升的目的。这些应用通常设计有趣味性强的游戏任务,要求孩子完成一系列运动,从而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身体活动量。此外,澳大利亚的一些学校实施了户外游戏化学习项目,旨在通过自然环境中的游戏活动来提升学生的体能和社交技能。这些项目不仅包括传统的体育游戏,还融入了探索和冒险元素,如定向越野、攀岩等。研究发现,这种结合户外活动的游戏化学习方式能显著提升学生的体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综合现有的文献和实践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在体能提升和游戏化教学领域已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国外对于低年段体育游戏化教学的探索涵盖了从数字应用到户外活动等多个方面,强调了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来提升学生的体能和参与度。虽然国内外在实施方式上可能存在差异,但共同的目标是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他们的体能水平。但是国内外关于如何科学设计游戏、如何确保游戏化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如何评价游戏化教学的效果,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三、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索游戏化教学在低年级体育课程中提升学生体能的有效性。

1、关于“体能”和“游戏化教学”的文献研究

2、低年级体育游戏化教学的现状调查和归因研究

3、指向体能提升的低年段体育游戏化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研究

4、指向体能提升的低年段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5、指向体能提升的低年段体育游戏化教学评价的研究

四、研究内容

   1、关于“体能”和“游戏化教学”的文献研究:旨在通过国内外数据库如CNKIPubMedGoogle Scholar等的深度文献检索和整理,探索体能的定义、测量方法,以及游戏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案例。重点分析不同研究间的观点和方法差异,提炼游戏化教学在体能提升中的应用模式和效果评估方式,进而寻找体能提升与游戏化教学结合的最佳实践模式。

2、低年级体育游戏化教学的现状调查和归因研究:通过设计包含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和体能改善情况的问卷,对博爱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和体育老师进行调查和访谈。使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从而确定影响游戏化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3、指向体能提升的低年段体育游戏化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研究:根据低年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体能状况,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并设计符合这些目标的游戏活动,如接力跑、平衡木挑战等。确保活动既有趣又能有效提升体能,通过部分班级的试点实施收集反馈进行优化,旨在确保教学内容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又能有效地提升其体能水平。

4、指向体能提升的低年段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研究和开发符合低年段学生认知特点和体能需求的游戏化教学策略,包括游戏规则的设计、竞争与合作机制的引入、虚拟奖励系统等。同时探讨教师在游戏化教学中的角色转变,通过教师培训提升运用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能力,定期收集反馈进行策略调整。

5、指向体能提升的低年段体育游戏化教学评价的研究:建立包含学生体能测试、教学活动观察和满意度调查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定期评估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反馈,分析评价结果,识别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体能的提升。

五、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通过系统地回顾和分析相关领域的现有文献,理解研究主题的背景、现状及前沿趋势。本课题将通过文献分析法深入探讨体能及游戏化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研究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2、调查问卷法

采用设计好的问卷收集特定人群的信息,通过量化的数据分析研究对象的特征、态度或行为模式。设计针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的问卷,调查他们对体育游戏化教学的态度、满意度以及学生的体能变化情况,为游戏化教学策略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3、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是一项关键的研究方法,用于明确探索游戏化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对低年段学生体能影响的差异。通过设计一项对照实验,我们将在相同的基础条件下(控制年龄、性别和基础体能水平等变量)比较采用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实验组和继续实施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将参与设计精心策划的、富有趣味性的体育游戏和活动,旨在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而对照组学生则参与常规的体能训练和体育运动。本研究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比较两组在一定时期后的体能变化(如耐力、速度、协调性等方面),来评估游戏化教学对学生体能提升效果的影响。预期通过实验结果,我们能够验证实验假设:实验组学生在体能方面的提升将显著高于对照组,从而证明游戏化教学在提升低年段学生体能方面的有效性。这一实验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游戏化教学的具体效益,也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4、数据分析法

运用统计学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处理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观察所得数据,定量评价游戏化教学对学生体能提升的效果,以及识别影响效果的关键因素。

 

 

 

 

 

六、预期成果

(一)阶段性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成果形式

负责人

1

202312月至20243月

课题论证、方案设计

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题开题报告书

刘宁

2

20243月至20246月

《体育游戏化教学对低年段学生体能影响的文献综述》

调查报告

刘宁

3

20247月至202412

《常州市博爱小学低年段体育游戏化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刘海燕

4

202412月至20256月

《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初步实施效果分析》

研究报告

丁雨桐、母浩男

5

20257月至20259

《游戏化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参与度与体能提升关系研究》

论文

丁雨桐、母浩男

 

 

(二)最终研究成果

 

序号

完成时间

         

成果形式

1

2026.3

《体育游戏化教学在低年段学生中的应用与体能提升效果综合分析》

研究报告

丁雨桐、母浩男

2

2026.3

《低年段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与实施指南》

指导手册

刘海燕

3

2026.3

《指向体能提升的低年段体育游戏化教学案例集》

案例集

刘宁

 

 

 

 

 

 

七、课题组内分工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研究

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刘宁

中小学二级

常州市博爱小学

教学理论

统计分析

个案研究

主持人,课题论证、方案设计,布置阶段工作计划、总结检查,中期评估和结题

刘海燕

中小学二级

常州市博爱小学

教学理论

统计分析

个案研究

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课题日常研究的管理工作及理论研究

丁雨桐

中小学二级

常州市博爱小学

教学理论

统计分析

个案研究

指向体能提升的低年段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母浩男

中小学二级

常州市博爱小学

教学理论

统计分析

个案研究

指向体能提升的低年段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论证组通过听取天宁区博爱小学体育课题组汇报,与课题组交流。一致认为该课题的研究主体具有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是激发低年段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提升体能,具有现实意义。

为了课题组能更好的开展后续的研究,提出如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关于课题提出的背景,应分条列点确定小标题,如:

1.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面临着许多的挑战;

2.提升儿童体能的迫切性;

二、关于研究内容。

1.文献研究需要多找文献。现状的调查也可以参考硕士论文丰富研究内容。

2.建议找出低年段的体育教材从而找到目标与内容设计出与之相关的游戏进行游戏化教学,可从中选取部分内容做出研究。

3.教学策略的研究建议从田径类、球类、体操类选取一些进行游戏化教学侧重的去发展耐力、力量、灵敏、协调等体能。

三、研究的思路需要再梳理,做到事事有条理安排。思路清晰。

 

 

 

 

 

 

 

 

 

 

 

 

 

 

 

 

 

 

 

 

 

 

 

 

 

 

               评议专家组签名: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的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无重要变更

 

 

 

 

 

 

 

 

 

 

 

 

 

 

 

                              

                              课题主持人签名:

 

     

 

五、博爱小学教科室意见

 

 

 

 

 

盖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