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始终围绕《学练赛一体化视域下小学高年段排球社团教学》的主题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促进学生、教师个人发展
训练及比赛都是积累经验,学习技术的好时机。
对学生,首先排球技术得到大幅提升,锻炼了身体素质;其次在训练过程中,男女生之间,高年级低年级之间,学生与教练之间,促进了交流,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凝聚力,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最后通过各类比赛,不论是自发的还是组织的,都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能够在高度紧张的氛围下临危不乱且动作不变形,能够在落后暂时失意的情况下奋起直追直至反败为胜,承受能力大大提高。
对教师,首先每位老师的排球水平参差不齐,对训练的理念也不同,通过共同商议训练方案和制定训练内容,能够相互纠正和学习,达到训练内容最优化,效率最高化,效果最大化;其次在比赛时,观看其他兄弟学校的比赛,汲取他们的优秀训练方法和战术安排,筛选出适合学生们的练习方法,创新后进行运用,提高教师的洞察和活学活用能力;最后,增加带队比赛经验,例如赛前动员和准备工作,赛中后勤保障工作与食宿安排,赛后总结和庆功宴,每一项都需要实践才能做到滴水不漏,给学生最安稳的比赛环境。
2.形成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和评价方式
通过一学期的课题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得到了更新,对排球系统化、科学化训练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经过几位排球教练研讨后,总结出了适合市队校办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计划和考核内容,为高年段排球校队的选拔打下扎实基础。
教师根据每学期练习的内容,制定融合性的考核项目,全面考察学生的基本功、临场发挥、应变能力、团队协作、气氛调动等方面,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结合过程性评价给予评分,考核后针对每位同学的表现,总结出主要问题,方便学生反思和及时进行纠正,避免形成错误动作。
3.促进学校体育特色社团建设
为深化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将排球发展成学校体育传统特色项目,为学生搭建更加广阔、坚实、科学的排球运动平台。不断提高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在加强学校体育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
4.区级、市级排球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经过在校期间每周三练和暑假连续一个月每天三小时的集训,博爱小学在2023年天宁区小学生春季排球比赛中取得男女生双料冠军,并获得了代表天宁区参加“常州市第十六届运动会”的资格,在市比赛中也取得了男女生第四名的好成绩,女生队伍相较于去年,从第六名上升到了第四名,进步显著,同时也很好地佐证了科学严谨的训练方法能够促进学生排球技战术的学习,提升技术和临场不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