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博爱课题>>校级课题>>学练赛一体化视域下小学高年段排球社团教学的研究>>文章内容
计划性材料-研究方案
发布时间:2023-06-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金萍

课题研究课研讨方案

课题名称

 

学练赛一体化视域下小学高年段排球社团教学研究

 

研究课内容

学练赛一体化视域下五年级排球社团移动垫球及下手发球教学的研究

 

研究课围绕的

课题研究内容

针对五年级排球社团现阶段的技术水平,通过学练赛的模式,先教学,再训练,最后比赛,进一步巩固移动垫球的动作,并对初学的侧面下手发球进行强化练习。中间采用了两人一组合作以及多人小组之间的比赛,去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学习的

相关文献

1]秦治军,马超.小学排球学、练、赛一体化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体育教学,2021,041(10):23-26

2]王倩1.小学女子排球比赛中侧面下手发球技术的运用[J].最漫画·学校体音美,2018,000(015):1-1

凸显课题研究内容的

教学环节

(内容可跨页)

一、垫球1v1,互帮互助

由于社团中的每位同学在队训练时长不同,技术动作掌握程度也不一致,因此按照进入社团的时间分为一队二队。一队同学基本技术比较扎实,二队初来乍到,对训练模式有些不熟悉,采用“老”带“新”的方式,让一队体会当“小老师”的感觉,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身边熟悉的同学来教他们,学生感到新鲜又刺激,也避免了紧张的心理情绪,小老师能够从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思路思维去讲解易于学生们接受理解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1. 对垫球

两人一组无网对垫到两人一组隔网近距离对垫,由易到难,控制自己垫球的力度和高度,和同伴进行交流,快速破冰,保证在规定的区域内能够连续垫球不落地。

2.移动对垫球过网

两人一组在底线后面对面,听哨音出发,用并步脚步向网对面移动,先靠近网的同学喊“过网!”提示队友,另一人快速从网下钻过,并接住球,继续进行对垫,这个练习对团队协作配合还有移动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在有移动侧垫球基础的情况下,行进间能够将球垫稳。

3.行进间自垫球、侧垫球

一人一球,朝网的方向移动,自垫高度和速度都没有要求,但是需要始终将球控制在自己手上,有能力的同学甚至可以跑动起来。过网时经过多次尝试,学生能够发现侧面垫球更利于移动和接球,让学生在尝试中自己发现技巧,体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中去。

二、分组训练,因材施教

社团内同学有完全没接触过过下手发球的,有学了一两节课的,也有熟练掌握的,对于零基础学生教师一对一辅导,从准备姿势开始教起,体现了学练赛中的“学”;对于能做出动作但缺乏练习的同学,布置对墙下手发球并用垫球接住的任务,体会发球和接发球的结合,体现了学联赛中的练;对于能够将球发过球网的学生,组织发球比赛,分为两组,一人发一球,有一个失误,则全组深蹲两个,失误多的一组全组深蹲十个作为小惩罚,通过一个小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并且从平时课堂就开始磨练他们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在真实比赛中不怯场、不紧张,体现了学练赛的“赛”。

 

研究

收获

(内容可跨页)

一、排球训练中培养小学生准备姿势、移动意识
将小学生视为主体进行教学,小学生与成年人的差距都是比较大的这使得小学生的准备姿势学习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从多层面入手进行准备姿势、移动的教学。为了提升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可以将排球准备姿势、移动融入到不同的游戏当中进行教学,这样小学生既能够容易接受,其排球移动意识也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二、巩固垫球技术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一般采用垫固定球练习、一抛一垫练习或者两人对垫球练习等方法,刚开始时学生或许由于新鲜感的原因会去积极练习,但是慢慢的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因为这种练习是比较枯燥无趣的,而且练习难度也比较大。为了激发学生的训练激情,教师可以运用挑战比赛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场小组垫球对抗赛,如两人一组隔网对垫,过网前其中一人通过交流来确定过网时间调整位置进行垫球。这种方式加强了学生的脚步移动速度同时提高了对于垫球部位的准确性。
三、学、练、赛一体化在社团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我们在每节课教学当中都融入学、练、赛因素,随着排球技术的逐步掌握,比赛的时间会逐步增长,练习的有效性也会增加。比赛部分所占的比重逐年加大,激烈程度、专业性也随之增强。小学排球学习为初高中阶段打下基础,所以重点学习垫球、发球、传球、扣球、拦网等基本技术,并强调要把所学技术在实战中运用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尽可能每节课都安排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游戏或比赛,在游戏或比赛中检验内容的学习效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