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博爱课题>>校级课题>>学习任务群视阈下小学中年段语文童话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文章内容
过程性材料
关于作业设计的讲座
发布时间:2023-06-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欣怡

任务群视域下小学中段语文童话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

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为例

《普通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新概念,对学习任务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它认为学习任务群是一种以学习为基础、以学习为媒介的学习活动,统筹学习内容、方法、情境和资源,指导学习的学习进程。从“学习任务群”的核心理念出发,“群”不仅仅是一个群体的“群”,它还包含着语文教学的需要,许多“学习任务”通过整合而构成“群”,而“群”又能充分地表明,“群”与“群”具有关联性、情境性综合性,是“听、说、读、写”的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任务群”和“语文综合学习”的概念是相通的,两者的中心思想都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为中心。学习任务群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期望在学生的学习中能够积极地获得和掌握所需的信息,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任务群的方式小学中段语文童话单元的作业设计切实巩固课堂并延伸课堂,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是需要探讨的重要议题。本文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为例进行多元化作业设计策略分析。

一、作业设计概述

作业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更是学生实现自我提高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作业用“量”的积累来巩固课堂知识,重复机械式的作业使得学生不堪重负,并未在“量”中感受到学习的趣味和知识的魅力,“任务群”的提出为创新作业设计指明了方向。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任务群视域下的单元作业设计”是减负增效的有效路径,由单一的重复性练习向多种类型的、多载体的作业内容发展,由面向全体学生的集中统一的作业任务向分层的、多维度的作业形式发展,可以有效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提高生活认识,培养语文素养。本次讲座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单元为例,在小学语文作业中的应用策略,以达到落实“双减”的要求。

二、作业设计应用

1.教材和学情分析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以童话为主题的单元,本单元由两篇精读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两篇略读课文《那一定会很好》、《一块奶酪》,习作《我来编童话》以及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几个板块构成。本单元的单元导语页画着从书本里面跑出来的小花朵和星星,它们伴随着音乐展示曼妙的舞姿和美丽的歌喉,还配有一首小诗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童话王国,这幅画里面的各种元素均指向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一二年级语文教材已经安排了不少童话故事,该年龄段学生的课外阅读也以童话故事为主,学生对该体裁已有些许认识,本册书专门安排了童话单元,是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感受童话具有的丰富想象的特点,帮助学生逐渐建立对该体裁的初步认识。学生进入到中段基本上具有自主阅读能力,但对文本的认识还浮于表面,还需要借助多元化的作业学习活动提升阅读能力,落实语文要素,培养语文素养。

2.单元作业目标

根据认知水平将本单元的目标划分为识记、理解、运用、综合四个层级,共7个目标,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具体要求。我们将这些要求通过任务群,联结进作业设计,设计了分层型作业、贯穿型作业和跨学科作业。

2.立足“双减”,童话单元多元化作业设计策略

第一,分层型作业,做学习小主人

受先天禀赋和后天教育环境不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身心发育存在着差异,在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上不同,要想让学生都能在学习上获得体验感和成就感,就必须因材施教,在作业上教师就要采用分层型作业设计策略,引导学生做学习小主人,培养学习自信心。

以《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例,这是一篇科学知识和故事结合的科学童话,教学目标是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感受青头和红头之间的情谊

“我会读”要求学生首先能够做到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再尝试有感情地分角色合作朗读课文,用合适的语气读出主人公的语言,通过语言描写能够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本课的多音字较多,除了读准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提供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示例,让学生根据意思、词性掌握多音字不同读音的用法。在最后评选出小小朗诵家,鼓励孩子们朗读的积极性。

“我会表演”。“我会表演”需要三人一组,脱离课文表演故事内容,在尊重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可自行拓展创新。此套餐适合有扎实基础,并有表达和表演欲望的学生。

“我爱阅读”。“我爱阅读”这一子任务中鼓励孩子们进行阅读分享,成立班级流动图书角,为学生提供课外有意思的科学童话故事篇目,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阅读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贯穿型作业,畅游童话王国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教学童话单元时可将快乐读书吧前置,在教学伊始呈现奇妙的童话王国——《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等书目,可从学生熟悉的童话入手引起学习兴趣,再帮助学生拓宽阅读思路,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经典童话,并将阅读作业贯穿语文学习始终,在童话王国中自在畅游。

阅读之余我们还设计了小书虫阅读记录卡,引导并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主要内容、人物特点、精彩语句和情节、思想启发、阅读感悟等

“我会画思维导图”鼓励孩子们梳理思维导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思维导图是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表达的好方法之一,利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理清故事脉络,提高阅读效率,更能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为“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我们通过设计”我会创编“的子任务,通过课内外阅读积累,从读童话自然过渡到写童话,在前期充足输入的基础上再输出就是水到渠成、风来帆速的事了。

 

第三,跨学科型作业,体验整合的新鲜感

跨学科型作业旨在打破学科界限,重新整合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和兴趣点。以本童话单元为例,语文学习可以和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融合。

例如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根据课文内容初步认识了牛反刍这一科学知识,可鼓励学生向科学老师请教,了解更多的关于反刍的科学知识,例如牛的四个胃的具体名称及其分工作用是什么,还有哪些动物以反刍方式消化食物等问题,也可以形成科学报告,学生在练习语言表达的同时也积累了科学知识。

任务群”的提出对教师提出了挑战,也创造了机会。我们不能囿于传统教学形式和作业设计理念,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多元化作业设计,让学生的学习真正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减负增效。我们的探索要始终将学生放在首位,符合新课标“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点,为每位学生创编合适的角色,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