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博爱课题>>天宁区教科研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文章内容
过程性材料——课题研究月系列活动报道——齐研共思,笃行至远
发布时间:2023-04-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薛玲琳

齐研共思,笃行至远

以课题带动教研,以课题提升内涵,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了促进《“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和实施研究》课题的深入探究,展示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让课题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近期,课题组织教研活动,老师们通过现场观课议课、分组研讨、汇报等形式,老师们互相取长补短、共促成长。

在《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一课中,潘铭秀老师从摆一摆、拨一拨开始,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计算的道理。在练习设计中用闯关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一关是“我会算”,通过竖式计算感受满十进一的原则。第二关是我会填,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第三关是“我会写”,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题目,帮助他们进一步感知算理。整节课环环相扣,练习层层深入,孩子们认识深刻。


在《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一节课中,狄珊老师以“寻找散落在房间的线索”为主线,推进整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沉浸在破案情境中的同时,学习数学知识,探索三位数笔算加法的奥秘。枯燥的计算课在狄老师的课堂中变得生动有趣。整节课的练习设计也是围绕主题展开,层次明显:第一题是直接计算,感受“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第二题运用了幸运大转盘,转出两个加数,并同桌交换验算,增加了计算的趣味性。第三题属于拓展类的题目,根据算式找出躲在图案后面的数字,让学生的思考层层深入,进一步将数学核心素养不着痕迹地根植于学生心中。


在课题的引领下,组员的课堂教与学都发生了变化,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无论是对课题的研究,还是对今后教学的探索,一切努力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与成长。在这段研究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同时也使得课题组的教师在数学研究方面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