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观察日记教案
一、感受变化,导入课题
1.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造物者,四季轮回,万物变化。春天,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夏天,绿树成荫,清泉汩汩,风云变幻莫测;秋天,层林尽染,叶落归根;冬天,雪花飘零,满眼银装素裹。要想捕捉这些美好,就需要我们有一双会观察的慧眼,一只会记录的妙笔。
2.回顾“连续观察”主题单元的学习,叶圣陶爷爷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比安基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燕子筑巢及孵蛋的情况。
3.开学初,我们语文学科结合单元习作内容开展了菌菇种植主题课程,结合菇类生长的特点,我们还为课程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菇涌者”。【板贴:菇涌者】近一个月来,同学们积极种植、观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齐读,习作三【板贴:学写观察日记】
二、分享观察记录,总结观察、写作要点
1. 谁来读读本单元习作要求。
2. 那考考大家,写观察日记最主要的是写清楚什么?(观察对象的变化)
3. 课前,同学们已经对自己菌菇的生长变化过程进行了观察,记录,这儿是一位同学的观察记录表,老师也已经打印给了大家,赶紧拿出来读一读。开列小火车,读读他的记录内容(从你开始,一人一行)。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想:你们觉得这样的一份记录可以串联成一篇观察日记吗?
4. (预设:观察不够细致,描写不生动,缺少细节描写……)那如何把我们观察到的变化细致、准确、生动地记录下来呢?快让我们跟随图片,重温菌菇们的生长瞬间吧!
l 生长图1
(1)瞧,菌菇包到家了,你的心情怎么样?
预设1:我迫不及待地就拆开覆膜,再上面画了个十字口。(等不及行动了)
预设2:我高兴得忍不住欢呼起来,立刻对照说明开始种植。(感受到了你们按捺不住的兴奋)【板贴:兴奋】
(2)打开覆膜,你又看到了什么呢?
预设1:我看到粉色的菌菇苗像一个个小“疙瘩”,大大小小,挨挨挤挤,
评价1:你观察到了颜色、形状、分布情况
预设2:我看到菌菇包上布了许多白菌丝,看起来像“发霉”了一样。
评价2:看来这菌菇起初的模样并不美观,看着它的样子,你心里会怎么想呢?试着用上这样的句式【PPT出示:看着起初菌菇奇怪的模样,我不禁想: 】(是呀,此时我们的内心又充满了疑惑)【板贴:疑惑】
(3)我们在记录时,不仅可以写下自己的所见,还可以及时记录下自己当时的心情、想法【板贴:融入心情想法】
l 生长图2
(1)那过了两天,菌菇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预设1:菌菇们纷纷涌了出来,颜色变深了,身子拉长了。
评价1:“涌”这个动词用得好,写出了菌菇旺盛长势,还能换成什么词?(冒出【争先恐后要出来】、挤【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探【好奇地打量外面的世界】、钻【小菌菇积蓄了不少能量呢】,做动作辅助理解)——【ppt出示动词】
(2)准确巧妙地运用动词,不仅将小菌菇拟人化,也让变化更有画面感【板贴:妙用动词】
预设2:小菌菇们密密麻麻地涌了出来,紧紧地挨在一起,像海底的珊瑚丛。
评价2:你通过拟人、比喻的巧妙运用【板贴:巧用比喻拟人】,生动具体地描绘出了小菌菇的模样。
(3)那同学们在座位上是远远地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工具——放大镜,瞧!再凑近一点,你又有什么发现?试着用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同桌先练一练。
【ppt出示:远远望去,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的小菌菇们(挨挨挤挤),像(海底的珊瑚丛);凑近瞧,(细细小小的菌菇苗)像(一颗颗黏糊的小米粒) 】
评1:从一片珊瑚丛到一颗颗小米粒,观察得多么细致,描述得多么准确生动啊!
远远望去,如“雨后春笋”般(探出头来的)的小菌菇们(连成一片),像(散落的拼图块);凑近瞧,(细细小小的菌菇苗)像(一株株小多肉)
评2:同学们不仅会观察,更会联想,会表达。像这样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板贴: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也能让我们的观察更细致,记录更准确生动。
l 生长图3-4
(1)时间流逝,在我们的悉心照料下,菌菇每天都发生着喜人的变化。第四天时,你又看到了什么呢?对照黑板罗列的要点,谁来说一说。
预设1:第四天时,红平菇的顶上(撑起了圆圆的小伞盖,抽出弯弯的“伞柄”,真像一把把雨伞拥在一起。)
评价1:你准确地抓住了这个阶段菌菇的模样,恰当联想,生动表达,“撑、抽、拥”这一连串的动词也很精妙。
预设2:第四天时,红平菇的顶上(长出了圆圆的小盖,中间微微凹陷,像一支支小喇叭争先恐后吹奏着歌谣。“小脸”涨得更粉了)
评价2:你真有一双慧眼,不仅关注到了表面的凹凸,还关注了色彩的变化。
(2)同学们不仅看得细致,更能及时对照要点丰富表达。瞧,老师也把红
平菇带到了教室,伸手摸一摸,从不同角度看一看,你还能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1:红平菇表面摸上去很光滑,像绸缎,还凉凉的。
评价1:看来观察时,除了眼睛看,调动更多的感官参与其中,也能有更细致准确的表达。【板贴:调动多种感官】
预设2:从下往上看,红平菇的底部生出了许多排列细密的褶皱。
预设3:从侧面看,红平菇挨挨挤挤,层层叠叠。
评价2:看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也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板贴:多角度观察】
(4)现在,让我们趁热打铁,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交流第五天的生长变化情况,小组至少一位同学负责记录、汇报。
【出示填空:到了第五天,我欣喜地发现红平菇的颜色从粉红褪成了淡粉。圆圆的菌盖像小荷叶,挨挨挤挤,层层叠叠。轻轻摸一摸,如绸缎般光滑细腻,还透着丝丝清凉】
(5)谁来评一评?(请两组同学汇报)
三、梳理方法,自主完成片段
1. 一天又一天,我们观察着,记录着,感叹于菌菇喷涌而出的旺盛生命力,它们总在悄无声息时创造着生长的奇迹(播放视频视频)
2. 观看过程中,同学们都忍不住发出阵阵惊叹,你想说什么?
3. 这便是菌菇生长带给我们刹那间的惊喜。看,种下一周后的红平菇也迎来了自己的“全盛时期”,对照板书,细致观察,在记录单上写一写它的变化吧!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在记录表的背面贴上自己菌菇的照片,写一写。
4. 投影分享,生评,师批注,评星。
5. (展示观察记录表)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讨论,这份原本并不细致、准确、生动的记录表变得丰富有趣起来,菌菇们的生长也因今天课堂上的一双双慧眼,一个个巧思,一支支妙笔而闪闪发亮。
四、总结,布置作业
1. 这节课,我们也梳理总结出了许多要点,看一看,想一想,你有什么发
现?(一列是观察方法,一列则是写作技巧,还有一列是我们观察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将它们综合在一起,我们才能让自己的记录细致准确,引人入胜。
2. 课后,希望同学们对照课堂所学,完善修改自己的观察记录表。下节课,
我们再来共同探讨交流如何将观察记录表整理成一份连续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学写观察日记
菇涌者
兴奋 多角度观察 巧用修辞手法
疑惑 按照一定顺序 融入心情感受
惊喜 调动多感官参与 妙用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