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关于“双减”背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称“双减”)。“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二)关于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1.小学数学单元前置性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国内研究者认为,前置性作业是教师在进行新知识授课前,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水平所布置的作业,其本质在于使学生完成对新知识学习的尝试,单元前置性作业则是在单元教学的前提下,教师准确了解学生单元学习的起点,根据单元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单元前测作业。单元前置性作业设计应遵循导向性、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等原则,在设计单元前置性作业时可以从“温故、探新、提问、评价”四步进行设计,也可以设计探究类、动手类作业让学生自主尝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小学数学分课时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针对数学作业设计和布置提出了诸多要求,如丰富作业内容,调动作业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数学作业等。国内研究者认为,教师在进行课时作业设计时在作业的数量和质量上要做好“加减法”。教师应通过智慧设计作业,丰富作业类型来让学生增强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水平。在课时作业类型设计上,可以设计口头类作业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设计书面类作业,这是数学作业中重要的类型之一;还可以设计实践类作业,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中,动手、动脑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小学数学单元总结性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单元总结性作业是在单元学习结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全面、有效的掌握知识点而进行的作业设计。在单元总结性作业内容设计上,应基于单元作业目标设计单元整合作业及单元测评。在作业的形式上,可以布置思维导图类型作业,帮助学生全面梳理整个单元的知识点,梳理这一单元的数学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以构建结构完整的知识网络和能力网络。在作业的评价上,应基于单元整体目标的达成对学生的作业及时评价、多元评价。
4.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讲评的研究
国内学者认为数学单元作业讲评,是单元作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是通过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而发现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数学知识,增强学习数学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数学教师改变数学单元作业的命题、批改评析和讲评的现状,提升数学单元作业讲评课的效果。数学单元作业讲评课的教学模式有:“思维导图式块状梳理法”模式、“情境中的再次拓展”模式、“学生参与式学习”模式、“错例的收集与分析”模式等,通过不同的讲评模式有机结合,可以让单元作业讲评更有效果。
5.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评价的研究
国内研究者认为,单元作业设计的好坏应该从单元作业目标的达成、单元作业整体结构是否合理、作业内容上是否突破了重难点、完成单元作业的时长等角度对其进行评价,从而调整单元作业内容,发挥作业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