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博爱课题>>天宁区教科研课题>>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伙伴学习的研究>>文章内容
过程性材料——学习反思(翁文倩)《浅谈儿童学习组织——伙伴式学习》
发布时间:2024-10-1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翁文倩

学习,可以比喻为从既知世界到未知世界之旅。在这个旅途中,每一个人都要同新的世界相遇,同新的他人相遇,同新的自我相遇;没有这样一个场域,一个人的学习是不成立的。“伙伴”,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泛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在我们的课堂上,则赋予“伙伴”更深层次的内涵:是在学习成长过程中,能够相互学习、协作分享、和谐共进的群体。在我们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充分利用同桌伙伴进行互助学习、合作学习,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1. 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工,激发伙伴间的互助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差异等组建恰当的伙伴团队,教师要在团队组建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间的差异,注重学生的不同数学水平,对一些优等生和中等生进行合理分配,同时还要对一些学困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保证公平合理性,从而推动伙伴学习的顺利进行,促进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使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一些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还要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能够自由组建伙伴团队。在伙伴团队组建完成后,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引导, 让他们能够决策出最佳领导者,对小伙伴进行分工,将学习任务合理分配给每一个伙伴,并且进行任务的指导,从而促进伙伴学习的顺利完成。例如,《认识角》一课中安排了“做角”的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了两根磁吸小棒、一个圆形纸片和一段细绳,要求同桌合作,争取用每种材料都能做出一个角。这样的操作任务,若对独立的个体而言,无疑是比较困难的;但对两位小伙伴来说,他们可以有商有量、共同思考与探究。能力稍弱的学生可以选择两根磁吸小棒制作角;能力稍强的学生可以使用圆形纸片折一折;而对于这根细绳,则需要两位学生合力同心,一位用手指尖(或笔尖)做出角的顶点,另一位要用两手用力拉紧细绳才能做出直直的边。如此互助学习,使学生们充分体会到了“伙伴”的重要性,只有一起合作学习,才能有新的发现和创造:“你有一种智慧,我有一种智慧,我们合在一起,就会产生更多智慧”。

2.合理地设计学习任务,对学生的伙伴学习进行引导

教师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伙伴学习,还要注重对学习任务的合理设计,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学任务设计要符合教学要求,同时任务还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存在一定的难度,从而更好地促进伙伴间的学习。学习任务可以是伙伴互助分享、伙伴互助比较、伙伴互助探究等。在《认识角》一课中,在认识角之后邀请同桌伙伴一起找一找身边的角,并相互指一指、说一说。因为在此时,学生需要分享自己学习的成果,需要别人的倾听与肯定。两个小伙伴一起仔细观察,用语言表述,用动作指明,相互间彼此悦纳,指出不足、及时纠正,在互助中进一步明晰了角的特点,同时也融洽了伙伴关系。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课上,教师可以准备计数器和小棒两种学具,请学生选择学具动手摆一摆,把思考过程清晰呈现出来。通过伙伴操作、说理与比较,明确不管是用计数器、还是用小棒,在加整十数时,都是把几十和几十先相加;在加一位数时都是把几和几先相加。通过算理分析、算法表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的道理。伙伴之间的相互学习、比较与补充,充分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美好样态。

3. 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教师不仅要注重伙伴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同时还要对其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对学生表现给予肯定的鼓励,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使学生得到更大的提高。教师要在伙伴学习过程中合理地应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与不足,应用合理的方式让学生得到认识,从而及时地改正不足,对学习状态进行科学的调整。此外,我们更需要关注伙伴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学会从能力、情感等多方面去欣赏同伴的进步与成长,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让每一个孩子都倍受关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学习的快乐,从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适切自身的发展。

4. 合理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习空间

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空间进行拓展,在课外进行伙伴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要在课后作业的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情况的课后作业,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例如,在学习完“多边形面积计算”一课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合理地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以伙伴学习的方式来寻找生活中的多边形,运用所学知识对多边形面积公式进行充分的理解。

综上所述,伙伴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非常重要,教师要合理应用伙伴学习的方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使学生之间可以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伙伴学习,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可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锻炼使他们的思维逻辑更加活跃,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