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理论功底,突破各课题的研究瓶颈。10月23日,常州市博爱小学15个在研的市区、校级课题分学科开展文献研究分享会,教科室全员参与指导,工作五年内的青年教师参与学习。
语文组关键词:小组合作拓展阅读评价、单元任务群
区级课题《小学高年级小组合作拓展阅读的实践研究》聚焦小组合作拓展阅读的评价进行了文献分享。组内成员就小组合作评价的方法进行文献研读后,共同制定了细化的课堂评价量表。校级课题《任务群视阈下小学中年段语文童话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重点做了单元任务群文献,着力连接学习资源,使课堂教学拓宽到课外。
数学组关键词:核心概念、量感,单元作业设计
数学组叶娜副主任分享了“数量关系”主题核心概念的教学研究,细致入微地阐述了研究的每一个细节。课题组的薛玲琳和沈亚老师从文献研究的具体步骤出发,深入浅出地带领青年教师完成了一次文献研究之旅。最后,王丽娟副校长提出青年教师要带着研究问题开展日常教学,带着研究意识进行理论积累,带着整体规划设计个人成长。
英语组关键词:学习活动观、“教-学-评”一体化
省规划课题《课程六要素整合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杭燕楠和张婷老师分享了学习活动观中学习理解和应用实践类活动的文献;市规划课题《呼应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学习进阶的研究》许吇、张晓栋、金雯翔、贺潇颖老师讲述了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和核心素养的评价量表的文献;市外语阅读教学专项课题《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1+x”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分享了绘本教学的实施链式教学评价,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美术组关键词:儿童画新媒材的运用、大单元作业设计
美术组围绕市规划课题《儿童画新媒材的开发和运用的研究》以及校级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美术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文献研究,老师们深入了解了新媒材在儿童画中的应用及其对儿童绘画表现的影响,同时详细介绍了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理念和实践方法。通过这次分享会,美术组的成员们更加深入了解了儿童画新媒材和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理念和实践方法,同时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音乐体育组关键词:班级合唱序列化、学校体育活动评价
市规划课题《小学班级合唱序列化教学的实践研究》文献分享会,致力于探讨和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班级合唱序列化教学的策略。分享会中老师们共同探讨合唱教学中诸如情感化序列等各种序列化模式,并分享其在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中的应用。市规划课题《课后服务背景下学校体育活动的整体设计与研究》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学校体育活动评价的文献分享。校课题《学练赛一体化视域下小学高年级排球社团教学的研究》分享了“学-练-赛”一体化的理论研究,为课题后期研究做准备。
德育、综合组关键词:公益活动保障评价、 职业启蒙活动设计
《小学生公益活动的策划和实践研究》课题组根据研究的薄弱点,围绕公益活动开展的保障措施和评价进行文献分享。从公益活动的态度、准备,过程和成效等方面,对成员开展公益活动进行考量,并以去年开展的“爱心义卖”活动为例,说明了评价机制的使用。《小学五年级职业启蒙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研究》钱聪、蒋盛婕老师介绍了他们针对职业启蒙教育与职业体验活动所做的文献研究,他们先后搜集并整理了职业启蒙活动的设计以及评价方式。
本次分享会帮助在研课题寻找和解决研究中的研究薄弱点。通过广泛查阅相关领域的文献,并与他人交流讨论,分享者大量阅读与课题相关的高质量文献,这将帮助他们在不久后的结题报告中提供新的观点和思路。同时,年轻教师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理论素养,提升教科研能力,为后续申报校级课题做储备。
青年教师参与感受:
陈润:此次文献会分享会受益良多,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王姹萍老师分享的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1+X阅读教学实践课题,王老师从什么是阅读教学评价、为什么进行评价和如何评价等三面,分享了阅读教学评价的文献综述。让我学到了课外绘本阅读还有这么多评价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狄珊:通过本次课题组分享交流活动,我对文献研究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文献研究既是一种孤立的研究方法,也是任何研究开始的基础。在做课题时,我们也可以对自己需要的文献进行分类处理,选择课题需要的内容进行整理,让文献的使用更有条理性。同时,我也了解到可以通过变换关键词去搜索需要的文献内容,大大提高了文献研究的效率。
孙洁:我聆听了语文学科课题文献分享,深切地体会到课题研究需要科学的研究方法。课题组老师结合课题研究对资料进行深入阅读、思考和分析,深入浅出地给我们分享她们的理论梳理和形成观点,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施主任还鼓励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要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这次学习,我不仅增长了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学会了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分析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