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博爱课题>>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儿童画新媒材开发与运用的研究>>文章内容
绩效性材料——沈昱 市级公开课《综合版画》
发布时间:2023-05-1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程珺倩

传承传统文化、激活创意思维

——常州市钟楼、天宁小学美术区域联合教研活动

五月,万物繁茂,梦想与时光同行,在春夏交际之间,遇见教研,遇见美好。为进一步提高美术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美术教师专业素养,5月11日上午常州市钟楼、天宁美术教师齐聚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双桂校区开展本次教研活动。常州市美术教研员车言宁老师、常州市兼职教研员濮晓华老师、钟楼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张展老师现场观摩指导。

教学展示显亮点

我校课题组成员沈昱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穿穿编编》趣味十足,通过“设计·应用”,学生结合生活和社会情境,运用设计与工艺的知识,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基于新课标提倡大单元教学以及学习中华民族艺术精髓,沈老师把本节课设计成大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在端午节前夕选择穿编五彩绳这个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沉浸式的情境中感受中国编织艺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及传统工艺的精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传统穿编工艺,掌握五彩绳的穿编方法,并能够大胆用各种配饰进行创作,从中体验到中国传统五彩绳所赋予的美好寓意。

640-8.jpeg

  

课后反思促提升

沈老师基于2022艺术新课标大单元教学以及学习中华民族艺术精髓,把穿编内容设计成大单元的教学内容,第一节课教会学生用纸质材料进行穿编,第二节课在第一节课的基础上尝试了学科融合,教会学生穿编五彩绳。第三节课则是让学生寻找身边更多的穿编媒材。沈老师想通过本课让学生们了解到“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使学生感受民间民俗和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从而培养学生耐心细致、敢于创新的态度。


640-5.jpeg

专业点评共分享

钟楼区花园第二小方雯婷老师:沈昱老师的课堂构建了小学美术的高效课堂,实现了对于学生创新审美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

钟楼区昕弘实验学校吴睿老师:沈老师的课堂,学生们玩的非常开心,不仅穿编出了一条五彩手绳,并且唤起了听课老师们的童年回忆,充分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天宁区局前街小学谢依晨老师沈老师的课堂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于中国民间的编织美,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入小学美术课堂,在课堂中进行传承与创新。

640-4.jpeg

高位引领明方向

在老师们踊跃的发言之后,常州市兼职教研员濮晓华老师对作了点评:首先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理念与教学水平。濮老师认为沈老师的课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意实践,任务驱动与节日文化勾连,实践了做中学。学以致用,将编织工艺上的细节扎实,教会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最后,常州市美术教研员车言宁老师做了总结性发言,针对两节美术课进行了点评,车老师肯定了两位执教老师的精心准备,随后对于今天的课堂做出了点评:希望老师们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信息与常规的关系;二是学科本位与多学科融合的关系;三是课堂生成与课堂预设的关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互鉴,与美共存。“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研”续精彩,“教”无止境,传承传统文化,激活创意思维,    通过本次的区域联合教研活动,相信课题组全体美术教师将继续转变教学方式,提升美术学科的审美素养与能力,描绘出更美的教育蓝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