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博爱课题>>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1+X”阅读教学实践研究>>文章内容
过程性材料——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23-06-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晓栋

基于主题意义的1+X小学英语阅读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2023.5.18

地点

博爱五楼录播室

参加对象

课题组全体成员

朱兰萍名师工作室

主持人

王姹萍

活动

形式

授课、评课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基于主教材融合课外语篇的教学研究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王姹萍老师执教五下Unit 8 Birthdays语法板块。王老师无痕融合课外语篇,以制作绘本为大任务,引导学生从When,What,How,Why等不同维度谈论世界各国小朋友的生日,体会生日文化差异,感受不同生日活动背后的相同意义——爱。学生在文化浸润中理解主题和内涵,表达自己对生日的理解。

雕庄中心小学薛珂老师执教四下U7 What’s the matter故事板块。薛老师设计以主题为引领的课堂,从表达感受和关心他人两方面入手,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对“感受”有更全面的认识。并结合四年级提升学业质量要求,在课堂中扎实练习,夯实基础,适度拓展,让学生在表演中感知,在表达中理解。

朱兰萍校长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总结和高位引领。朱校从“课程内容六要素”整合角度高度肯定了王老师的教学,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以点评薛老师四年级阅读课为抓手,分享提升四年级学业质量小妙招,在座老师受益匪浅,对新课标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两位老师素养高、钻研深、理念新、教学实。王老师贯彻英语新课标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学习活动观,以大观念理论指导Grammar time与Fun time教学,从探究主题、建构语法、文化拓展三方面践行课标理念,呈现意趣深、语趣活、实趣多的学习样态,有效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与提升。薛老师以feeling为核心,从how to express 与how to care两大维度展开教学,通过儿歌、游戏、表演等互动性和乐趣性活动开展语言实践,实现了语言的进阶学习和灵活应用。尤其是最后一环节的跨教材融合,巧妙地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下深度使用、深刻体验、多维交互,高质量语言输出,使得核心素养得以真正落地。

                                                填表人  王姹萍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