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博爱课题>>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数学核心概念教学研究>>文章内容
阶段性材料——2022-2023第一学期《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数学核心概念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总结(2022.9-2023.1)
发布时间:2023-01-0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静

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数学核心概念教学研究

课题学期研究总结(2022.9~2023.1

 

本学期在“双减”背景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出台的双背景下,课题组在叶娜老师的带领下,继续以“核心概念”为抓手,展开丰富的理论学习、专业技术培训、教学研讨活动、课例撰写等活动。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丝不苟地完成学期初制定的研究计划。现将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阶段性研究工作回顾

1、丰富理论学习,促进专业发展

本学期,我们主要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纲领,新的理念下数学课程内容的结构和具体内容都有所调整,只有理解和把握了课程内容的结构化特征,才能有效落实教学实践。课题组成员边学习《标准》,边看数学大咖的视频讲座,《标准》中多次提到核心概念,比如:“计数单位”、“十进制”“相等”,这再一次明确了我们课题研究的重要价值。如何在课堂中实施教学,给我们课题组成员指明了方向。教师只有让自己的教学理念及时更新,才会去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2、专业技术培训,助力教学实施

结合课例的特点,我们发现有些繁琐的教具和学具是可以被互联网技术所取代,本学期我们继续思考哪些教学重难点可以通过技术去突破,之前用的尚学平台的软件已更新,我们也邀请专业人员培训,边培训边摸索,边尝试边教学,课题组成员除了要钻研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也要具备互联网社会要求具备的一些能力。那些可以被技术所取代的老师终将会被取代掉,而那些无法取代的优秀教师都会经受住大浪淘沙,越来越受欢迎。任何一个课堂、任何一种教学工具要产生价值,都要依靠一位灵慧的教育者的见识。

3、教学实践研究,积累案例素材

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而言,实践案例类资料是研究课题过程中最为丰富,也是比较容易积累的,我们知道,可以是做出来的,所以在平时,我们留意哪些课例是紧扣“核心概念”的,为此我们梳理并制定了核心概念研究单。本学期,崔昺瑢、于天娇、陈静老师执教了以“核心概念”为核心内容的公开课,在研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课堂教学案例。

二、阶段性研究成果梳理

1、积累丰富案例,撰写科研论文

论文写作是研究成果表达的一种重要形式,公开课,比赛课也是为了积累写作素材。本学期,课题组成员陈静老师撰写论文在小数年会获奖,崔昺瑢、于天娇、刘颖婷撰写的论文也陆续发表。其他成员认真学习《小学数学教与学》中的前瞻性成果,并在自己的随堂课中进行实践,大家对照理论和实践的结果,认真撰写了课题组阅读与实践活动记录表,从大家的成稿中可以看出都能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思考,此类材料已经具有了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的特点,在课题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2、编制技术说明,优化课堂教学

    尚学平台及时更新,老师们的信息技术也要更新,本学期,在陈静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和实践“尚学趣平台”,对一些能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技术进行了尝试并编制成技术说明,为更多的教师提供课借鉴的路径和方法。

三、回顾这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后期还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1、后期要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提炼,课题成果是对课题研究内容及过程的再梳理和再思考。对于一些原始性成果要进行更好的分类整理,并去粗取精,剔除无效成果或无关成果。

2、准确把握课题研究的变量因素,对照原始性成果进行逻辑分类和提炼,以真实有效的活动和数据为本。对整个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与成效进行必要的整合与提升,从中抽取科学性、规律性的精华,使课题研究成果基于原始性成果,但又要高于原始性经验。

   总之,课题组成员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不断摸索,不断进步。大家在“做中研、研中思”收获着研究的快乐,感受着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

《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数学核心概念教学研究》课题组   

 2023.01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