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教师暑期学习记录
姓名 | 程珺倩 | 书籍或视频名称 | 美术新课标 美育新征程 -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新课标解读与回应学术研讨会 | |
作者(主讲) |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 |||
精彩 内容 摘录 | 以美育人,建设素养型艺术课程标准 王杰 一、艺术核心素养内容: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 二、艺术核心素养内涵:指向过程,关注过程体悟,非结果导向。 三、理解学习任务:学科内设计、跨学科设计、超越学校设计、过程设计 四、艺术核心素养从几方面考察:学生掌握、实践探索、思维方法 从美术课程到艺术课程 尹少淳 一、原美术课程标准两个致命弊端:1师资匮乏 2缺乏结构化 二、新艺术课程标准强调学科融合和跨学科教学 三、扩展了艺术门类 构想未来 美术课程重新设计 钱初熹 一、五育并举、五育融合 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三、美术教育—帮助学习者在变化的世界中塑造未来 四、美术课程重新设计:高质量课程和教育体系依赖于清晰且有一致性的设计原则。 五、课程能力学习标准围绕课程组织者构建:探索与创造、推理和反思、沟通和记录、连接与拓展。 六、《艺术课程》内容结构框架:一导向二理解三依据。 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胡知凡 一、艺术课程总目标与美术四大领域 二、学业质量标准研制过程:学段目标-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学业质量 三、第一-四学段任务群中学生需要理解的大概念,是教材编写与教师教学的参考依据。 美术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标 陶旭泉 一、新课标教学的主要特征:目标、内容、方法、学习、评价 以核心素养为教学中心;以美术为主跨学科融合;课程内容嵌入驱动性任务;以大概年引领课程学习;提供明确的学业质量标准。 二、新课标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核心素养:美术素养、人文素养、教学素养; 跨学科融合:跨学科素养、现代课程理念; 任务驱动:美术知识技能、美术创造力; 大概念引领:美术素养、人文素养; 学业质量标准:美术知识技能、美术创造力、教学评价理念 三、美术教师应具备的关键能力: 课程领导能力、教学创造能力、美术综合能力 核心是:美术技能 四、美术教师关键能力发展策略: 1. 发展美术教师综合能力: 2. 发展美术教师教学创造力: 问题(情境):敏锐的问题意识;动因:深厚的教育情怀;能力:发散性思维品质;基础:深刻的艺术理解;行为:研究与探索精神。 新课标理念下美术学业评价的底层逻辑 朱敬东 思考:艺术考试=艺术评价吗? 基本原则: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正确价值观 掌握怎么评:2‘17’’ 1. 课堂评价( 2. 作业评价 3. 期末评价
| |||
读后感 (结合实际) | 教师要依据“教学建议”具体要求设计与实施教学: 1. 坚持育人为本,强化素养立意 2. 重视知识内在关联,加强教学内容有机整合 3. 注重感知体验,营造开放的学习情景 4. 善用多元媒材,将继承与创新有机结合 5.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