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第一学期美术组期末汇报
本学期是特殊的一学期,国家颁布了“双减”政策,让课堂回归校园,对老师们的教学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初,我们组程珺倩老师的市级备案课题《儿童绘画新媒材开发与运用的研究》开题了,,基于国家政策,围绕课题、考虑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我们组本学期在课程设置、专业发展和校园环境美育等方面做出了一些调整和尝试。
不忘初心,钻研教学。在双减背景下,我们学为中心,研以致学。本学期我们每一位老师不止一次的互相听课,濮老师给我们展示了水墨课、姜老师反复揣摩了传统剪纸艺术、沈昱老师研究用茶叶水和碳棒画人物的画法,展示了精彩的课堂。其实,不管是经验型、骨干型教师,还是那些初出茅庐的老师们,我们都有进行随堂听课。听完课大家三言两语说说感受,上课老师不断调整,精益求精。向着打造高质量课堂教学、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不断摸索前行。
不忘初心,增强体验。每学期一两次的陶艺、水墨、水粉等课程,学生往往才对这种媒材感兴趣,课程就结束了。能不能让学生把一个画种或者一种美术媒材的特性理解透彻呢?这个思考和我们的课题也息息相关,基于学情,最后各年级结合国家课程,设置了为期一月的年级特色课程。整整四周,学生都在和同一种媒材或技法打交道!一年级感受纸的特性,撕撕贴贴;二年级体验画材的创新,大胆刮;三年级体悟中国传统美术的魅力,走进传统剪纸;四年级释放儿童天性,玩泥巴;五年级领略国粹经典,画出水墨韵味;六年级尝试能工巧匠,巧手学刻。把创作的时间拉长,我们相信充裕的时间、深入的感受才能孕育出精品。
不忘初心,坚守专业。学校事务繁忙,老师却不能离开自己的根本。这学期我们的集体创作时间不多,但是只要有时间坐下来,老师们就开始独立创作,王海岩老师、杨敏老师和沈昱老师喜爱软笔书法、薛薇老师程珺倩、王婷老师继续水彩创作、沈正林老师的水墨和水彩也让人拍手叫好,俞静老师参与了烙画培训,一有时间就在陶艺室静静创作。濮晓华老师利用周末时间写生、练习软笔。王海岩老师还参加了暑期常州市中小学美术教师秦皇岛写生活动。专业的成长除了勤加练习还需要眼界的开阔。所以我们空余时间去看展、去走访名家王驰先生、去常州大学陶艺交流。走出校门,接触别的圈子,避免闭门造车。时间、空间都不是问题,专业的坚守我们一直当作了底线。
不忘初心,环境美育。虽然学校场地不大,但是我们仍然努力开辟美育的场所,学生经常走动的一楼大厅就成了我们组固定的全校展示区,每个楼层的中庭成了每年级年级课程的展示场所。有时,我们的展是学生的平时作业:用棉签水粉创作的点彩画;用水粉、吹塑纸板创作的粉印纸板画;有时我们的展是社团的优秀成果分享,有时我们的展充满书香墨韵:书画不分家,墨香在纸箱上、扇面上、卷轴上、楼道上。。。立体的摆放和设计让作品更有形式美感,当然后期我们还会不懈努力,在形式上寻求更多变化。期末时,每个年级的特色课程展示也将拉开序幕。学生的个人画展也终于在这学期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四年级的丁小千同学和六年级的吴梓萱同学展示了自己最引以为傲的系列作品,丁小千的黑白系列和吴梓萱的奥运漫画系列受到了孩子们的追捧。孩子的个人画展也受到了区领导的高度肯定,还安排了专人采访。一时之间,他们成了校园小名人,其他孩子们也纷纷向美术老师毛遂自荐!为了让校园布置更有艺术气息,我们还去了虹景小学和威雅工学参观学习。我们博采众长,结合博爱文化,努力打造具有博爱特色的美育场所。
努力终有回报,本学期我校有幸承办了天宁、新北区域联合教研活动,姜汶青老师直播的《剪纸中国牛》扎实高效,受到好评。沈昱老师参加区评优课也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我们立足课堂,研究学生,围绕课题,结合活动,最后深入反思形成论文。姜汶青老师的论文在市年会和市艺术节双双获奖。程珺倩老师的论文也在区教海探航中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其他老师的论文也有许多发表。濮老师的绘画作品、王海岩老师的摄影作品在“红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王老师的陶艺作品还分别在“辉煌历程 华彩百年”常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主题美术作品展、天宁区首届美术大展、江苏省第八届新人美术作品展中入选展出。其实,我们的收获不仅仅是一张奖状,姜汶青老师在上完展示课《剪纸中国牛》之后感叹,剪纸文化博大精深啊。其他老师又何尝不是类似的感受,我们的收获是在教学生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本学期我们有很多尝试,未来我们有很多畅想。
畅想一:打造精品社团。除了现有的陶艺和水墨社团,我们沈昱和姜汶青将在三年级开设版画社,根据学情,选择不同的媒材进行创作,比如从吹塑纸板到橡皮、胶板、木板的过渡,设计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趣味系列课程。
畅想二:学生个人画展。本学期展示的两位博爱小画家的作品都是近期的精品作业。规模小,质量高。但我们也经常被一些孩子的课后草图式作业吸引,孩子们经常会把自己喜爱的内容画成一本迷你书,看似随意,却充满童真趣味,比如男孩子喜爱的军事系列、女孩子喜爱的漫画系列,这一类的作品我们也将在下学期进行多名同学的联合展示。另外,手工作品展示也将提上日程。最后希望能在联校范围内形成规模进行互展。
畅想三:每学期为期一个月的特色课程,争取形成校本教材。本学期虽是我们特色课程的开启,但学生作品,教案、课件、教学计划等过程性资料都有进行收集。最终将形成有博爱特色的校本教材。
畅想四:教师发展。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和教学,下学期我们也将坚持每周一画,把自己的作品拍照放到QQ群相册,我们将开展教师联合作品展。互相听课,三言两语磨课我们也将做成常态。围绕程珺倩老师的课题和老师自己的公开课,核心组成员将在下学期进行论文的发表或获奖。
近两年,我们美术组在蒋老师的带领下取得了很多喜人的成绩,也非常感谢蒋老师给出的建议,让我们更加明确了今后的方向,博爱美术组的小伙伴继续前行,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