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博爱课题>>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延时服务背景下学校体育活动的整体设计与研究>>文章内容
过程性材料————2月课题研究会
发布时间:2022-06-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学海

2月课题研究会


张昊男: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作为学校教育领域的一门学科,和语文、数学、外语、音乐、美术等学科一样,所承载的育人价值在学科结构上的关键要求和特殊表现,它由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和体育教师学科核心素养构成,但重点指向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其他学科核心素养一致构成了学生的整体学科核心素养,是学校教育环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延伸,带有体育学科教学领域的独有特色,是学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核心素养在体育学科教学领域的具体化。

本课题的提出符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心理需求体育学科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能给学生布置一些合作类型的长作业能将体育课程的三维目标更好的给到学生,这种方法不但能教授学生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还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有很好的培养作用。


高卿: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学校教育领域要研究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探讨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指标,要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北京解读体教融合相关文件时表示,“要组织经常性、常规性的体育训练,要布置体育作业,课堂上教会的运动技能要经过进行常规化的训练,特别是要组织面向全体学生的竞赛。”他指出,“体育课和语文、数学、外语课一样,体育课上教会了健康知识,教会了基本运动技能,教会了专项运动技能,不练习是掌握不了的。语文要布置作业,将来体育课也必须布置作业。现在要把文化课的作业减下来,但是体育课作业必须加上去,这样才能够确保我们的学生掌握运动的技能。”所以,核心素养下体育长作业的研究与实施势在必行。

杨学海:关于课后服务,“双减”政策明确规定:“学校要充 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 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其中一个最核心的概 念就是“育人”,下午正常按课时学习结束,不让学生 及时回家,而是延长了在校时间,且明确规定“不得利 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那么这个时间重点是“充 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进而 又对两类学生提出了规定:一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 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二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 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 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仅意味着对于非学有 余力的学生而言,就没有在课后服务时间参与体育活 动的机会,而且还显示出,并非所有的学有余力的学 生都只参与体育活动,只是在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有开展体育类活动的方式和内容, 如有些学生参与体育兴趣小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 一方面要精准定位课后服务中体育活动的人群、时 间、空间与形式;另一方面需要开发活动内容丰富、难 度层次有别、组织方式多样的具有针对性、适宜性、趣 味性的课后服务类体育活动,才能满足特定人群的特殊需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