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博爱课题>>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数学核心概念教学研究>>文章内容
过程性资料——专项课题研究活动
发布时间:2022-06-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静

  3.jpg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初夏款款而来。2022年6月8日上午,博爱小学全体数学教师齐聚录播室,共同参加了解读“新”课标 开展“新”研究的课题研究活动。本次活动由课题组长叶娜老师主持,先由课题组长陈静老师作课题组常规工作汇报,然后全体老师观看专题讲座并各备课组交流分享,接着张丽主任进行复习教学指导,最后沈琛副校长作主旨发言。

4.jpg

  今年四月博爱数学组成功申报了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专项课题《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数学核心概念教学研究》。课题组的研究内容和当下新课标中的一些关键内容很契合,因此开展了本次面向博爱全体数学教师的研究活动。

  为了大家更加了解本课题的开展情况,在活动第一个阶段,课题组长陈静老师给大家作了前期课题组整理撰写的文献综述研究报告,紧接着全体数学老师观看了马云鹏教授关于新课标解读的讲座。

5.jpg

  马教授从课程标准概览、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核心素养统领的内容结构化、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变革四个方面深度理解了课标的“新”在何处。从中我们认识到:落实新课标就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获得“四基”的同时锤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尤其是马教授对“核心概念”的解读这一部分,很值得课题组学习,我们需要对教材进行整体理解,对学习过程进行整体把握,通过对核心概念的感悟和知识与方法的迁移,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逐步形成核心素养。

6.jpg

  听完讲座后,各年级组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有感而发、畅所欲言。

  狄珊老师:本次数学课程标准的一大重点就是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结构化的整合,并且在课程标准中提到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教学中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比如在一年级教学《认识11-20各数》中,沈校引领我们重视10个一是1个十的过程,先认识11再一个一个累加进而认识11-20各数,数表示的统一,其实是数字加计数单位。“数的认识”中从整数到分数、小数,都是从数量到数的抽象,核心的概念就是其意义和用抽象符号表达的方式。自然数表达为“十进制计数法”,用0、1 ......9这十个符号和以十为基底的位值制表达所有的数,分数和小数也是用抽象的方式表达。本质特征具有―致性,指向的核心素养也具有一致性。在后续学习分数和小数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将数的认识核心概念贯彻始终,使这一核心概念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结构化并就此扎根。

  曹燕萍老师:马云鹏教授详细分析了数学课程内容的结构化特征:学习内容的整体性、学科本质的一致性、学生学习的阶段性。尤其是课程主题进行了整合,比如在低年级,把数与代数整合成现在的“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两大类,图形与几何也整合成了“图形的认识和测量”和“图形的位置和运动”两大类。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采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思路,从整体的视角分析内容本质和学生学情,聚焦核心概念,确定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针对单元中的关键内容设计与实施体现深度学习的教学活动。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引,注重强化课程内容前后结构化体系,体现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对其学科本质的理解,逐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7.jpg

  崔昺瑢老师:不难发现,2022版课标多次强调了一致性,也让我对内容结构话的特征有了很好清晰的了解。例如,在“图形与几何”领域,小学三个学段的主题整合为“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运动”。图形的认识重点是图形特征的探索与描述,图形的测量是对图形大小的度量,两者均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图形特征的认识与图形的测量有密切关系,如长方形相对的边相等这一特征,需要通过测量确认其正确性。图形测量的过程与图形的认识也密不可分,探索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的问题,一定要与具体的图形建立联系,对图形特征的把握直接影响图形测量的学习。如学生在学习长方形面积时,在一个长和宽都是整厘米的长方形中,摆满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其面积。这样的操作之所以可行,与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有关。

640.jpg

  最后,沈琛副校长对本次的活动进行了总结引领。她提出了两个关键词:融合和改变,面对新课标、新教学,教师要更加关注知识之间的关系,提炼知识之间共同的思想与方法,聚焦数学的核心概念,有效利用关系网和结构网支撑教师走向新课标。同时,结合博爱的在研课题《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数学核心概念教学研究》前期的调查问卷,让教师在统计的数据中更具象地感受到利用思维导图、互联网等手段改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

  结合现在的期末复习,沈琛副校长指出考试是一种评价手段,是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情况反馈,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充分融合“四基”、“四能”,采用多元主体、多样评价的方式,鼓励学生自我监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