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的清晨, 博爱教育集团全体教师暂别酷暑的炎热, 怀揣蓬勃的激情,以博爱小学教师线下集中参与,集团联盟校教师线上线下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始了为期两天,以”共研 共生 共长”为主题的暑期教师培训。上午的培训在王丽娟副校长的主持下有序展开。
“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自己的学生, 这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应该坚守的初心,不能忘本。”
柴曙瑛校长以《坚守初心,聚力前行,扎根生长--努力做新时代的博爱教师》为主题,从国内外形势和区域发展看教育,看当下教师发展,提出新时代博爱教师的三大使命。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看见教师,柴校分享了“活力澎湃”排球社团的四年成长历程,讲述了教师团队托举与个人自觉生长的故事,彰显博爱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精神力量。最后,柴校从看见过去、展望未来、立足当下的三个维度提出了新常态下“四有好教师”的标准,鼓励全体教师静心做纯粹的教育,沉心做扎实的教育。
以情绪为帆,解锁教师职业幸福密码
如果说柴校长的分享是“向内扎根”的教学实践,方翰青教授的讲座则是“向外生长”的教师自我关照。(照片3)他以《教师情绪管理:在情绪劳动中,实现情绪价值》为主题,从“理想教师的18个特质”切入,一开场就抛出核心观点:“教师的工作,从来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更多是一场‘情绪劳动’- 你用怎样的情绪面对学生,学生就会收获怎样的成长氛围。”他坦言,教师群体常陷入“情绪消耗”的困境:面对调皮的学生容易焦虑,处理繁杂的事务容易烦躁,这些未被妥善处理的情绪,不仅会磨损职业幸福感,更可能在无形中影响学生。为此,他引导老师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尝试积极调试自己的情绪。更动人的是他对“教育信念”的重申:“要善意评估学生的天性。”在他看来,教师的情绪管理,本质是对教育的“信心管理”。
整场讲座没有晦涩的理论,方教授用心理学原理拆解日常教学场景,用风趣的语言列举了调节情绪的有效策略,句句落在教师的心坎上。散场时,不少教师如释重负,一扫开学前的焦虑,大家牢牢记住了方教授的点拨—“情绪不是负担,用对了,就是教育的助力。”
以法律为灯,照亮师生成长成材之航
下午的培训在教科室副主任许吇老师的主持下再次拉开帷幕。常州市博爱星律师事务所武双云律师从律师和二孩母亲的角度思考,围绕《做好教师工作,呵护学生成长》, 用充满亲和力的讲演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法治文化项目公益讲座,以专业法律视角为教育工作者赋能。(讲座中,武双云律师紧扣教师工作实际,从“教师履职”与“学生权益”两大核心维度展开。针对教师群体,她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典型场景,通过真实案例解析教师在课堂管理、家校沟通、学生安全保障等环节的法律边界与责任,明确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帮助教师规避职业风险;面向学生权益保护,她则聚焦校园欺凌、心理健康、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等热点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相关法律条款,指导教师如何及时识别风险、依法妥善处理涉生纠纷。大量鲜活的案例让抽象的法律知识变得生动易懂,现场教师认真聆听、积极记录,不时就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与武律师互动交流。不少教师表示,此次讲座既有法律理论支撑,又有实践操作指引,不仅增强了自身的法治意识,更学会了用法律武器守护学生健康成长,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此次普法进校园活动,搭建了法律与教育的沟通桥梁,为博爱小学构建平安、法治、和谐的校园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智慧为风,加速科研工作乘风破浪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本次培训更是整个博爱集团联盟校的一次智慧饕餮分享,来自各个学校的领导和骨干教师都毫无保留地分享了每个学校的特色项目工作,令现场聆听和同步直播收看的分会场老师们充分获得了1+x=∞(无穷大)的工作经验和智慧锦囊。
博爱小学教导处施瑞云主任代表博爱团队汇报的项目主题是《学习社区视域下的博爱融合教育实践》。作为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优质老校,博爱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坚定历史名校在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 全体教师在项目推进中形成理念共识。学校充分利用学习社区资源,顶层设计,通过精进制度管理、浸润博爱文化、优化评估安置、加强个别化教育、充实教育力量,促使资源中心不断升级,逐步提炼融合教育实践范式,辐射引领,吸引更多社会力量一起推进项目。在后续的计划中,项目组会提炼范式,梳理研究成果,优秀研究成果,并作成果的应用推广。
龙锦小学教导处吴晓霞主任以“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自己的‘航天指挥官’”为主题,详细介绍了龙锦在航天科技教育领域探索实践的举措:积极打造“航天思政”育人场馆、研发航天思政微课,让学生沉浸式了解中国航天发展、走进航天文化、传承航天精神;同时,通过整合航天教育资源、完善科学素养评价等举措,激发学生航天梦想,掌握扎实学识,培养创新意识。
北环小学郦超楠老师围绕《以国防体育为基,筑五育协同高塔》主题,介绍了学校特色发展成果。讲述了北环小学围绕国防体育推进五育融合,构建特色育人体系:德育通过射击纪律与红色文化塑造品格;智育融入数学、科学及战略思维训练;体育以军事体能与射击操增强体质;美育借助军事仪式与文艺作品提升审美;劳动教育通过场馆维护与道具制作培养实践能力。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国防体育教育,积极创建江苏省国防体育示范学校。
丽华新村第三小学教科室黄蓓主任以“荷”言“阅”色阅读圈建构为主题,从项目建设目标,项目内容及初步成果几方面详细介绍了学校从阅读场域、阅读模式、阅读课程以及阅读评价方面的建设。学校积极打造线上线下阅读场景,规划学生阅读时光,丰富学生读后活动,科学评价学生阅读成长,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共度书式生活,推动学校品质发展。
清凉小学教科室蒋婷飞主任以《人工智能赋能作业设计与管理变革的实践创新》为题,分享省级项目中各学科的实践成果。数学组构建“双维建构”素养作业框架,梳理知识点跨年级衔接,分解五大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并制定分级表现水平,细化作业目标;英语组研读新课标,从“命题双向细目表”进阶到“命题蓝图”,规划素养、内容、难度等维度,优化命题精准性;语文组以四年级习作为切入点,参照省测标准,聚焦写人、记事、写景三类,制定四个评价标准,为机器学习储备资源。未来将持续完善知识图谱与平台融合,推动作业设计科学转型。
焦溪小学教科室黄丽丹主任以《古镇资源转化为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N种可能》为题,分享了学校依托当地古镇资源开展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多元实践。学校通过校园与古镇场景双向活化构建沉浸式场域,设计六大主题群实现“课标—教材—在地资源”联动,研发“三单”工具和“六步闭环”流程,产出多样成果,形成“资源—课程—素养”育人闭环,提升了学生关键能力与文化自信,也为古镇文化传承注入活力。
第一天的培训充实而又高效,明天的分学科培训也必定更加精彩纷呈,愿新学期博爱教育集团在柴曙瑛校长和各位校长齐心聚力,智慧引领下必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天宁教育画上鲜亮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