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教研正当时。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3月26日上午,博爱小学一至三年级数学教师齐聚少年宫校区开展了以“聚焦核心素养,培养空间观念”为主题的研究活动。本次活动也是由翁文倩和崔昺瑢老师共同主持的天宁区教科研课题《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伙伴学习的研究》的一次课例研究。
智趣课堂,思维飞扬
翁文倩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一课。翁老师先带领学生感受4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从正方形中获得,帮助学生加深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对图形完全一样这一概念的充分理解。翁老师有层次地开展以下环节:拼一拼,学生用4个完全一样的小三角形拼一拼,初步了解基本的拼图方法;添一添,在3个三角形的基础上添一个,继续发展空间想象力;移一移,引导学生通过移动其中一个三角形,使原来的长方形变成各种更加有趣的图案;数一数,提供几幅不留拼图痕迹的封闭图案,先想象个数,再通过实际的拆分验证此前的判断,从而进一步感受相关拼图方法的特点,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互动交流,思维碰撞
袁媛老师认为,翁老师通过层次鲜明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展示交流中感受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加深对图形完全一样的体会,发展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推理能力:从正方形出发,转而聚焦到今天的主题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拼法,多重维度研究三角形的趣味拼法,使学生从不同方向感受图形拼组的思路和方法,丰富对图形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
仇蓓蓓老师认为,本节课以“做数学”理念为核心,通过“操作—观察—表达—应用”的主线,让学生在玩中学、思中悟,充分发展了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操作活动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从“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关系”到“4个三角形拼组”,再到“添1个变形”“移动1个变换图案”,最后自由创作,符合“简单—复杂—创意”的认知规律。
最后陈静副主任做总结发言,她指出: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活动要大胆让学生操作,学生的指尖能生出智慧。一要引导学生自主制作基本拼图材料,在动手操作和创意拼图中进一步感受相关图形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发展初步的空间想象力;二要在有层次的拼图活动中逐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三要用拼成的图案表达生活中的故事,凸显主题活动的跨学科特点,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拼图过程、讲述图案背后故事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或图案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她还建议要能通过活动过程的反思以及相应的自评、互评获得更多有益的体验。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落实核心素养,提升数学教学品质。我们坚信,以生为本的课堂改革,定会如春芽破土,在持续深耕中绽放出绚丽的教育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