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常州市博爱小学迎来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专家视导组,对2023年立项的一类重大项目《学习社区视域下儿童学习组织的创新实践》开展调研视导。视导组由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吴康宁教授、淮安市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宋明镜、泗阳致远中学校长花志祥和苏州市沧浪教育集团总校长汤岚组成。常州市教育局基教处秦珂、天宁区教育局副局长许嫣娜、教育科科长丁勤芝和教育科科员宋晓屏陪同视导。
博爱小学是一所图书馆中的学校,近年来突破传统空间限制,打造全时空、场景式、立体化学习社区,通过儿童学习组织的创新实践,让儿童在这里自由、舒展、灵性地成长,生发教育的另一种美好。
从游·走进生动现场
学生的午间从游活动是自组织的儿童学习组织的实践样态之一,充分利用开放空间和功能室,引导学生通过自由组队、角色扮演,在交互的场景中实现自我规划和合作自治。视导组专家一行饶有兴致地走进从游活动的现场,近距离感受学习社区给学生带来的松弛感和舒适感。
课堂·感受实践样态
从活动走向课堂,专家们在六楼的中庭观摩了朱虹老师执教的“最美毕业季”主题班队活动。朱老师带领来自六年级十八个班级的同学,展开了一场为“学习社区建造博物馆”的创想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图片、网站、AI等多样形式对博物馆的展区名称、展示内容及形式进行头脑风暴,回忆学习社区精彩生活的同时,展现出博爱学子最美的成长样态和最深的成长感悟。
汇报,诠释项目创新
柴曙瑛校长向视导组专家做项目中期汇报。自立项以来,学校从上至下组建了多级联动的项目实施团队,全校教师都参与其中。全面关注人的发展,着重于空间和课程的打造,促进师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课程和活动,将儿童学习组织需要的空间、内容、样态、评价四要素有机融合,项目研究初见成效。
反馈,描绘发展蓝图
专家组与项目组成员以访谈的形式进行了亲切互动,查看了前瞻性项目过程性资料和各项物化成果,结合现场视导与中期汇报,充分肯定了项目组前期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吴康宁教授指出:学校把儿童学习组织的变革放在学习社区的视野下来进行探索,和现实非常贴切,使得儿童学习组织变革研究有了不一样的味道。这样的儿童学习组织具有包容的、自主的、互惠的、协同的和反思的特性,学生可以从这里走向未来社会。
宋明镜主任指出:博爱小学的项目站位高、视野光、创新实,给与会专家留下来鲜明的印象。物化环境建设成果丰富,课程和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取得了突出的育人效果。
学习社区视域下的儿童学习组织创新实践,就是让大家看见儿童,努力让儿童主动生长,生动展示,这是育人方式的最好表达,也是学校教育的美好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