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一束暖阳,洒满初冬的校园。唯有教研的芳华,沉香流年。为研究“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视域下的语用实践,常州市博爱小学博爱小学三校区分别开展了语文教研活动。
少年宫校区
一年级蔡一娇老师执教《两件宝》第一课时。教学中,蔡老师巧妙地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数宝”活动导入新课,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自身的“宝贝”。在学习生字时,蔡老师又巧妙地运用甲骨文等形象生动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朱珈铭老师执教《小小的船》第二课时。课堂上朱老师以亲切、柔和的儿童化的语言调动学生倾听的欲望,通过设置各种活动和小游戏环节来激发学生兴趣,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带着孩子们来到“月亮船”上欣赏“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体会叠词的神奇之处。
匡怡老师点评蔡老师巧妙地运用甲骨文等形象生动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和记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让孩子们学得十分轻松,让他们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朗读教学时,先教师示范,让学生读到哪指到哪里,训练了学生的听读能力。
经晶老师认为朱老师能够逐步引导学生感受叠词在朗读时所呈现的生动且有趣的韵律之美,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做出想象,随后由扶到放,学生思维被充分点燃,描绘出奇幻美妙的星空画卷,锻炼了语言表达与思维拓展能力。
怡康校区
二年级的苏星老师执教了《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通过图片和板贴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及方位词,同时重视识字方法,利用形声字特点、联系生活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教学过程扎实。
三年级的刘静梦老师执教了《大自然的声音》,通过设计了收藏美妙声音的任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学习声音词语,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且学且思”,各位教师们各抒己见。李畅老师认为苏老师通过猜读识字法,结合“抓取”动作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猜测字音,并教授了多种猜读技巧,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同时,她及时组织生字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猜读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王老师和施主任对语文老师们进行了高位引领。王老师评价苏老师的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她耐心等待学生,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有效默读,深入文本。王老师还对刘老师提出了中肯建议,如增加迁移运用环节,如利用第二自然段语境,让学生填入拟声词描述风声,这样既能深化理解,又能锻炼表达能力,实现文本的精准输入输出,使教学更加完善。
施主任提出要转变教学模式,改为学为中心,课堂要着重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由、合作、探究。
博爱校区
五年级周洵伊老师执教《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中,周老师紧扣文本,以生动的讲解和巧妙的引导,带学生走进那充满生机的场景。对大榕树的静态描写与鸟儿活动的动态刻画剖析细致,注重朗读与想象,课堂氛围活跃,不仅让学生体会到自然之美,也提升了其语文素养,是一堂富有感染力的课。
戴欣老师认为,周老师紧扣单元训练重点,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句子反复推敲、品析,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动静,点面结合的教学,在学生理解后,还引导学生练笔。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做到写前有要求,写中有指导,写后有评议改正,落实了指向写作的阅读课要求。高钰艳老师肯定了周老师严谨认真的备课态度,周老师对上课节凑的把控,各个环节的衔接设计都是恰到好处。徐茵宁老师点赞了本课的四大亮点:联系单元文本及上下文关系,深化语文要素的学习;融合文本与音画,创设情境,形成完整的阅读体验;勾连文本与生活,以“朋友圈”文案创编的形式释放情感;进行课内外文本间的联结,以辅助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沙可校长肯定了年轻教师课堂的扎实有效,对教材的挖掘深入精准。紧接着沙可校长从“扎实,充实,真实,平实”四个“实”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提出了严格要求,确保学生有扎实良好的知识训练、充实的课堂学习以及真实的情感体验互动。
“教而有思,行之有向;研而有行,未来可期。”通过今天的课例展示、讲座互动研讨以及专家点评,我们对“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这一学习任务研究有了更为深刻、透彻的理解与把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愿博爱语文教师都能将今日所学所思所悟,化作教学行动中的点滴智慧,精心设计学习任务群,巧妙融合读写教学,助力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广袤天地里,笔耕不辍,书海畅游,收获扎实的读写能力与深厚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