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学质量。11月13日上午,博爱小学一至三年级全体数学教师齐聚怡康校区二楼录播室开展校本研究活动,同时也是校级课题《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中学段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的一次课题研究展示活动。
课堂教学展风采
本次活动由张靖和杜楠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三年级上册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和《分数的初步认识》两课,两位老师紧扣新课标,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探索空间。
张靖老师执教的是《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在“笔算法则”的教学中,张老师先让学生试着“除一除”,再对照着标准“仿一仿”、“练一练”、“想一想”,最后通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四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组“比一比”,为以后“笔算法则”的概括作铺垫。在教学中张老师引导学生用“规范”的竖式来计算,要“从高位除起”,要“一层一层地除”,让学生完整掌握笔算除法法则,为更复杂的计算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杜楠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以新教材为背景,表达出分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概念。首先,整节课引导学生从“倍”和“量”两个维度来理解分数,让学生理解分数的真正来源在于平均分,同时为学生后续学习等值分数和分数单位提供清晰的思维路径。其次,杜老师的这节课始终在强调数学表达的多元思维,通过折纸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可感;通过图形的对比让学生的思维可视;通过数轴的产生让学生的思维可思。整节课流畅自然,学生的回答真实朴素。
研讨互动共成长
展示课结束后,两位老师都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阐述,讲述磨课过程,提出教学困惑。同时,参与听课的老师也畅所欲言,积极分享。及时反馈了执教老师在课堂中的亮点,也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陈常娥、崔梦莹和俞忻燏三位老师代表各备课组,结合本次的课题,也进行了深入交流。
一年级代表陈常娥老师认为张老师的这节课从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入手来,激发学习需求。将操作过程和竖式计算过程结合起来,经历算理算法理解的全过程。张老师初次让学生尝试竖式,“用竖式怎样来表达分的过程”,话虽简答但明亮。正是让学生结合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对于竖式理解、笔算除法的过程更加清晰。同时完美的处理好探究与接受、理解与训练的平衡。
二年级代表崔梦莹老师认为一开始杜老师创设了一个均分披萨的情景,然后通过看数轴具体位置引出了半个(1/2)在0-1之间,接着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在各种图形中找到“半个”,让小朋友更深刻体会到要找“半个”就要把图形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接着让半个与二分之一个相勾连,通过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的过程,非常形象的解释了1/2的产生和含义,体会数学上“半个”可以用1/2表示。再从半个圆和一个圆的关系出发,体会到是原来的二分之一其本质上也是一种数量关系。
三年级代表俞忻燏老师认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对于如何算,学生并不困难,利用分小棒或者基于已有经验学生有能力得到答案。困难的是如何用竖式表达分的过程。张老师通过播放熊出没的动画片引入,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就提高了学习的兴趣。46棵树苗平均分给两只熊怎么分?让孩子手动摆小棒,把想法记录下来。展示孩子们的作品,共同得出先分4个十,再分6个一。接着让孩子们尝试列竖式来描述先分4个十,再分6个一的过程,讲解算理。在孩子们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基于算理,迁移算法,给孩子们加大难度,让孩子们挑战246÷2。最后还设计了让孩子们说一说得数是几十多或者几百多,考察了孩子的估算能力。
高位引领促提升
薛玲琳和陈静两位老师在最后对本次活动进行了高度总结。她们认为张老师和杜老师的两节课在版块推进上非常流畅自然,层次丰富。
磨砺以须,教研有色。教师的成长之路离不开团队的集思广益。通过教研,老师们明确了工作目标,有了努力的方向。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数学组定将继续秉持教智融合、共促成长的理念,创造性的探索教学路径,持之以恒的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