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染林深处,霜叶尽流丹,人间最美是清秋。勤耕研思,正是收获时。二至六年级语文老师齐聚怡康演播厅,以“把握关键词句,提高阅读能力”为主题展开语文大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由二年级备课组组长黄菲老师主持,张蔚副校长、沙可副校长、施瑞云主任参与了本次活动。
聚焦课堂 风采展示
蒋晗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学中,蒋老师
巧妙创设情景,让学生担任“文旅推荐官”、制作“旅游海报”、拍摄“景点特写视频”,带领学生感受了富饶、美丽、可爱的西沙群岛。整节课通过读、找、概括、填表格信息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关键词句”。教学还贯穿了课后习题,不仅让学生“学阅读”,还让学生“学表达”。
孙璐老师执教的是《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中,孙老师抓住了教材中的“阅读提示”“课后题”“交流平台”,形成了“由读到写”的学习路径。课堂突出“美”字,在教学中使用视频、图片来拉近西沙群岛与小朋友的距离;突出“练”字,巧妙引导学生迁移课本的句式,说好一段话、写好一段话。
两位执教老师都紧扣“祖国河山”这一单元主题,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欣赏西沙群岛的美景。课堂上通过多样的信息处理方式、精美的图文展示,以“关键词句”为抓手,勾连阅读方法、习作要求。模仿课本语句练说、练写,让学生做到学有所用,在情境中学习语言美,更创造了美的语言。
教评相促 智慧共享
在评课环节,两位执教老师进行了课后反思。博爱教师们也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受。
徐嘉莹老师认为两堂课很好地贯穿了“小小文旅官”的真实情境,不仅切合课文,也符合生活实际。徐老师认为第一课时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依据关键词句将文章信息整理到位,让学生将文章读通、读透,并且很好地内化成自己的语言。第二课时同样采用介绍的方式,贯穿大情境,由扶到放、从一而终,课堂设计踏实落地。
张元园老师用“高、广、齐”概括了孙老师的课堂。首先是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学生踊跃发言;其次是学生回答问题的参与度很广,课堂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好;最后是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很整齐,体现在朗读声音整齐、跟写手势整齐、坐姿端正整齐、静坐等待整齐。
顾敏老师认为蒋老师的课堂聚焦人文主题,创设了良好学习情境,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走进课文;聚焦单元目标设置学习任务,让孩子们借助关键词、关键句理解文章;聚焦语言运用,评价标准明确。整体来看教学目标清晰,教学板块鲜明,教学策略适切。
丽华三小的宋艳老师认为孙璐老师的堂课很好地体现了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孙老师创设了“小小文旅推荐官”的任务情境,将生活世界和语文世界建立联系。在图文比较、图图比较中发展学生判断归纳的语言,在“理解关键词句”的活动中提升了学生逆向思维的语言,在交流分享中锻炼了学生评价鉴赏的语言。
高位引领 拓宽视野
沙可副校长肯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流畅性,称赞了三年级语文课堂的趣味、灵动。一是来自于两节连贯课时的流畅,尊重了教学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二是教学节奏的流畅,执教老师在难点重点的突破上有自己的巧思,“文旅推荐官”的大情境连接两节课和整篇文章学习,四个任务衔接有度。三是师生互动的流畅,两位老师教态自然大方,孩子们课堂专注度高、回答问题积极响亮。沙校还对情境活动设计的开放性提出了要求,要给孩子们更加自由的研讨空间,让情境活动更好地推进和落地。
张蔚副校长首先肯定了教研组长徐嘉莹老师的活动组织,本次教研主题清晰、评课目标明确,突出“一课一格”“一课一得”,并强调了听评课的目标意识,注重目标的预设,以及如何达成目标的探究与实践。张校从“阅读训练扎实有效”“运用媒体开放教学时空”“创设情境拓展教学”三个方面肯定了两位青年教师的课堂,突出她们在备课过程中的精心设计与多媒体制作,利用真实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巧用AI工具绘制精美图片,让学生在视听体验中充分汲取学习资源。
凝心聚力 沐光而行
清秋之美,在于落花逐风,在于落雨成诗,在于追梦同行!此次教研活动针对“把握关键词句”进行了教学思考,也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新策略,示范了如何利用多媒体、AI技术更好地备课。教研没有终点,学习没有止境,博爱的老师们将一直走在教研教改的路上,一路追随光,成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