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校区新闻>>文章内容
秋韵润“教” “研”香满室 ——记博爱数学组大组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4-10-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叶娜

   教无深思难精进,研无实践难成真。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与交流,2024年1023日上午,博爱小学年级全体数学教师相聚博爱校区五楼录播室开展了数学教研活动。

图0.jpg

立足课堂  深耕笃行

顾彩云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课始,老师以一个有趣的猜拳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学生们也在游戏中自主地发现规律,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课。新授课部分,顾老师设计了盆花、彩灯、彩旗三种有层次性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由“找—算—想”的过程,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推理中获得对周期现象的深层认知后,进而揭示周期现象定义。同时,顾老师还通过让学生观看春夏秋冬、日出日落的视频,倾听舒缓富有节奏的音乐,跟着动图做一周表情变化等一系列活动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引导学生体会周期现象在生活中不仅看得到、听得到还能感受到,培养其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能力。

深思乐研  携手共进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课后,老师阐述了本节课自己的设计思路及现场行课中细节上存在的不足。

图3.jpg

接下来,各备课组老师就这节课进行

李丹老师认为老师的这节课有层次感。基于周期的本质,学生借助圈一圈找到规律,即每组是如何规律排列的,每几个为一组;在找到规律的基础上再依次解决第13盆、50盆和第80盏是什么颜色。孩子们排一排、数一数,结合算式直观看图,过渡到借助算式直观想象,最后再看图验证,逐层推进,抽丝剥茧。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认识到“找—算—想”就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正确思路。

钱益飞老师也肯定了顾老师的教学设计,她从什么是周期讲起,指出周期现象是指一组事物按一定顺序依次重复出现。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找”规律,因此需要带着学生依次读一读图中物体的排列规律,感受周期的三个本质特征。在理解周期本质的基础上,再去解决问题。同时,她建议在练习设计渗透一点变式,比如混循环小数,适时提问,为什么一开始不是按周期排列的,后来又为什么是了呢?通过这样的问题更利于孩子理解周期现象的本质。

沈建红老师和陆欣老师同时也提出,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板书,通过几个问题的适当呈现,对比观察,让学生进一步发现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

   叶娜老师肯定了数学组浓浓的教研氛围,其次她提出在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周期现象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展开,进一步带着学生感受周期现象的本质。同时也鼓励顾老师针对各备课组老师的修改建议,梳理撰写成教学片段,在每一次及时反思中不断进步。

图7.jpg

精耕细“作”  “业”精于勤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和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作业批改是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作业检查更是学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要措施评完课,博爱校区四至六数学组开展了10月份作业常规检查活动。检查过程中,各学段教师相互交流与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享共进,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进行认真反思,力争将我们的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细致、更加严谨、更加扎实。

教研之路漫漫,道阻且长,但每次教研活动都是积跬步以至千里的过程。让我们以此为契机,带着思考和启发,在教育路上且行且思,继续深耕课堂,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