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集团新闻>>文章内容
博爱教育集团:中流当奋楫 思“变”启新程
——2024-2025学年度常州市博爱小学全体中层行政力培训
发布时间:2024-08-1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姜涛虹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荷风送爽,蝉鸣清亮。为进一步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锤炼中层管理者的技能和素养,推动中层管理走向中层“治理”,8月16日下午常州市博爱小学全体中层开展行政力专题培训。丽华新村第三小学作为博爱教育集团一体化办学校,相关行政也参加了本次培训。

本次培训由教师发展部主任施瑞云主持,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全体行政随机分成五组,围绕“拔尖创新人才是否要小学抓起?”“家校社政共育”“博爱与丽三一体化办学后,一校四区,如何深入推进省前瞻性项目?”“帮助青年教师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如何解决教师培训的难点与痛点”等话题,深入思考、热烈讨论。小组讨论限时20分钟,成员在讨论中迅速破冰,各自发挥所长,协作交流。不管是发言人、协作者,还是倾听者,都展现了较高的学习力、理解力。

认知升维  赋能领航

让教师培训有趣、有料、有效

第五小组采用小组汇报,基于教导处、教科室、一线教师的分析归纳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随后从被培训者和培训者两个维度条分缕析,通过精准适切的培训激发被培训者的内驱力,通过目标梯队先行、形式创新、开展长程管理让培训者管理更精准,从而让教师培训有趣、有料、有效。

从“融”而行  “融”思并进

第四小组团队合作,从“教师”“环境” “沟通”三个维度探讨如何帮助青年教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培养青年教师的理解力、倾听力、共情力和耐挫力;关注班级微生态,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开展高效的家校沟通、建立良性的评价机制;建立彼此的信任进而帮助青年教师站稳讲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学习社区  博爱丽三共联动

第三小组针对博爱、丽三实施集团一体化办学,一校四区的现状,探讨如何深入推进学习社区高质量育人。小组成员剖析了博爱、丽三在文化建设、课程实施、师生活动等方面存在的异同,从教师成长、学生活动两个维度提出了八大行动,从而实现资源共享、管理联动,实现学习社区高质量育人。

支持儿童成长  家校社政协同育人

第二小组结合家庭、学校、社会、政府探讨了协同育人的优势。通过多主体治理、共享、支持、设计和参与,依托学习社区、社会课堂、家长课程、主题活动、协同评价进而赋能、互育、共生,最终实现协同育人,构建支持儿童成长的共生场。

拔尖人才的早期培养

第一小组围绕拔尖人才早期培养的缘由开始,进而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误区:过渡选拔与培养内容与方法的窄化,针对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学校已开展的相关探索:在课程、活动与评价中对拔尖人才的培养策略,后期通过“育苗”+“培土”实现拔尖人才的优质培养。

高位引领  点评提升

博爱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柴曙瑛、怡康小学书记周苏娟全程参与,培训特邀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肖华进行指导。三位书记作为观察员参与了培训活动的全过程,并从不同角度做了点评。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肖华从钱学森之问、李约瑟难题点评了拔尖人才培养与教师培训。勉励全体成员要做到“三有”“三作为”:心中有学生,心中有大爱,心中有韬略;把教书育人作为科学来研究,作为艺术来创造,作为事业来追求。

怡康小学书记周苏娟重点观察了第四组,她认为小组成员展现了开放的心态,分工明确,交流充分,充分发挥各小组成员特长,形成小组汇报,思路清晰、逻辑严密。通过这样的培训,展示了行政团队积极向上、和谐美好的力量。

博爱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柴曙瑛:在这次培训中,所有人全身心参与、沉浸式学习、自发式生长,团队中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性的、鲜活的。在这样的非正式学习中,每个人都有话语权、被动变为主动,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管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