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暖阳来,时光恰好正当时。3月7日上午,以“基于学习任务群,探秘结构化教学”为主题的博爱教育集团语文教研活动在博爱校区多功能厅举行,市教研员朱洁如老师、柴曙瑛校长、张蔚副校长、沙可副校长出席活动,还有盐城学校的优秀教师代表也共同参与了本次教研。
课堂展示,精彩纷呈
我校徐茵宁、路思佳两位青年教师进行了课堂展示。
徐茵宁老师授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陶罐和铁罐》。教学中,徐老师紧扣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紧抓陶罐与铁罐的对话,关注神态描写,通过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整节课自然流畅,思路清晰,设计巧妙,课堂生动有趣,感染力强。
路思佳老师授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下册第七课《鹿角和鹿腿》。路老师创设走进丛林的情境,以两个词串“倒映”和“倒映”为切入点,让学生走进课文,设身处地变换角色,和文中主人公产生共鸣,在不断地练习中揣摩鹿的心情变化,抓住情节反转处读懂故事,借助提示讲好故事,联系生活实际,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齐聚研讨,互学共评
吴海琴老师:路老师在教学生字时,不仅引导学生认字,还顺势教会学生利用补充习题上的题目当堂运用反馈。路老师多次联系生活实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并善于归纳总结学习生字的方法,识字教学环节真正做到了扎实高效。
徐静老师:徐老师关注神情语气、引导学生读好标点符号,想象表情动作,把铁罐对陶罐奚落的语言读好,体会陶罐的角色性格。课堂上,两位老师把语文要素落实的过程与语言文字的训练融为一体。围绕课后习题展开,在教学活动中达成课后习题的要求。
陈雪涵老师:路老师首先以甲骨文鹿字与图片进行对比,引起孩子兴趣浓,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提升汉字文化素养,并且生字教学巧妙地融合进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最后复习鹿和追字并进行了书写指导,将生字教学贯穿始终,非常扎实。
教研成果,共同分享
常州市教研员朱洁如老师也对两节课做出了点评,并进行了高位引领。朱老师对两位老师执教的单元进行了整体解读,指出老师们的教学应该具有进阶性,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让课后习题真正落地。语文教学要通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结合,让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创意表达中深化理解。这种方法既注重过程又注重方法,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让构建有序高效、团结向上的教研组成为新常态。让新的活力不断注入语文教研,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让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