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集团新闻>>文章内容
博爱小学:结“题”凝智 “研”途开花
——2021年区级课题结题鉴定
发布时间:2023-12-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姜涛虹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科研为伴,研思致远。为了检验课题研究成果,促进教科研工作的发展,12月20日下午,常州市博爱小学、丽华新村第三小学、焦溪小学联合以会议形式对七项2021年度天宁区教科研课题进行结题鉴定。会议特邀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于纯老师、常州市解放路小学任煜主任和常州市紫云小学王丹主任担任鉴定组成员,各校教科室主任、所有课题组长和部分成员参加会议。

结题汇报 共思成长

七位课题主持人从课题背景、简介、研究实施情况、研究取得的成果、研究成效及后段研究工作设想等多个方面,分别对课题的研究情况做了全面详细的汇报,让与会的专家对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有全面的了解。

博爱小学徐嘉莹老师对主持的课题《小学高年级小组合作拓展阅读的实践研究》进行了结题汇报。她结合2022版新课标的新要求,对于研究内容中的小学高年级小组合作拓展阅读的内容选择的研究和任务设计的研究进行了详细阐述。

丽华三小蒋莉老师从研究基本情况、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的收获与成果和研究困惑与展望等四个方面汇报课题《基于绘本的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研究》。蒋老师以“三个阶段五项内容”为框架,重点阐述了课题实施阶段的研究内容和成果。

焦溪小学朱嘉文老师对主持的课题《小学低段“绘画日记”的实践研究》进行了结题汇报。她带领课题组成员做了详实的文献研究,结合教材资源,结合活动,结合生活进行资源开发,契合课标理念。通过研究,课题组梳理了小学低段绘画日记教学的策略,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博爱小学薛玲琳老师主持的《“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组认真开展文献研究,进行问卷调查和归因研究,整理出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对单元前置性作业、单元分课时作业、单元总结性作业分别进行了深入研究,把握原则,设计案例,完成评价。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在研究中不断成长。课题的结题不是终止,而是实践的新开始。

博爱小学沈亚老师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指向量感培养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活动设计的研究》课题从六个方面展开进行了结题汇报。课题研究聚焦2022版数学新课标,结合学生量感培养现状,对量感培养的的内容体系和有效策略进行了扎实的研究,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焦溪小学的刘宁洁老师主要围绕小学英语课堂练习设计的调查研究、基于“依学而教”理念的小学英语课堂练习设计的文献研究、基于“依学而教”理念优化小学英语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研究、基于“依学而教”理念优化小学英语课堂练习设计的案例研究四个方面展开汇报,着重分析了小学英语课堂练习存在的问题,结合案例和文献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与此同时分享了所取得的成果,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困惑。

博爱小学刘冰倩老师对主持的课题《小学生公益活动的策划和实践研究》进行了结题汇报。她带领课题组成员立足教材,找准公益活动落脚点,厘清各年级公益活动的目标,对于各类公益活动的具体开展,以及评价研究进行了详细阐述。从关注校园环境到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关心交警叔叔的工作环境、关注老年人的情感世界、关注小区的生活环境、关爱假期仍坚守在工作岗位的劳动者们,形成了可借鉴的公益活动资源包。

专家点评 砥砺前行

专家们认真查阅课题研究资料,对七个课题的研究过程和实际成效给与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这些课题选题新颖,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研究过程扎实,资料内容丰富,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与此同时,专家们建议,课题研究在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上可以更加聚焦于问题本身,研究前后要善用数据对比和比照分析,注重课题成果的浓缩与提炼、应用与拓展,期待老师们继续钻研运用课题研究的成果,争取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和应用成效。最后教科室许吇副主任肯定了所有课题都能扎扎实实地去做,不断提升个人科研水平,成长自我的同时发挥引领作用,使教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终为始,方得始终。此次课题结题活动既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阶段总结,更是一个新的研究起点,以科研促发展,孕育教育科研的累累硕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