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集团新闻>>文章内容
博爱小学:“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 感受生动语言,体会自然乐趣
——记博爱校区语文大组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3-12-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姜涛虹

1.jpg


2.jpg


3.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冬风迎诗意,教研绽芬芳。12月14日上午,沐浴着冬日的阳光,博爱小学语文老师齐聚报告厅,开展主题为“感受生动语言,体会自然乐趣”的语文教研活动。

课堂展风采,教研促成长

三年级的王瑞瑞老师执教三上22课《读不完的大书》。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本科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向着这个核心目标出发、着力、落脚。王老师带着孩子们了解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后,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生动的语言,通过朗读、想象、体会等方式,感受语言的生动形象,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获得对语言文字美的体验。感受生动语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通过男女生対读、双轨火车读、做动作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层次地朗读课文中生动的语言,读出意思、读出画面、读出感受,体现了读与想象、思维训练的紧密结合,有效落实了单元训练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课文生动的语言、传神的描写在多读、美读中根植于学生的心田。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

在议课环节,王老师谈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课后反思。王老师认为后续教学中要继续训练孩子们回答问题的自信心。

青年老师们也对这堂课各抒己见。常盛老师认为王老师执教的《读不完的大书》开门见山,用一个“读”字导入。又从全文的总结句入手,用短短几个词语理清了文章脉络,抓住几种好玩的动物展开了第二小节的教学。最后通过仿写句子,提升了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王老师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有详有略。做到了语文教学有目的、有关联、有结构。

路思佳老师评价这节课有几个亮点,一是识字教学能勾连生活情境。二是以读促悟,读中生情,做到从读中来,到读中去。三是练习表达有梯度,在理解基础上进行积累与练笔,培养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

蒋琦老师认为王老师通过扎实的字词教学,为学生搭建了尽情享受自然乐趣的桥梁,学生通过手中这本有字之书,认真品读积累词汇,进一步学习大自然这本无字大书。

专家引领,指明方向

专家朱洁如老师肯定了王瑞瑞老师对课文结构的分割,然后对本节课进行了高位的引领。

朱老师认为王瑞瑞老师行课中没有过多的导入设计,初读课文中设计了引导性问题:作者具体描写了哪些事物?为后面分类阅读和比较阅读埋下伏笔。交流课文环节聚焦于表达的四个层次:读的内容、读的形式、读的效果及从读到写。朱老师指导老师们:关注统编教材的结构化的特点,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逐级上升。朱老师指出:前一篇课文《大自然的声音》写了所闻所感。《读不完的大书》一课写了所见所闻所感。后一篇课文《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在所见所闻所感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大量的书面语。这就是单元结构的内隐,潜移默化中教会孩子先学什么、再学什么和语言的高级表达。朱老师指出练笔环节要有清晰的评价标准,给孩子明确的练写抓手。

每一次教研都是教师成长的“扶手”,是教学质量的“助推器”,更是教学质量和教师成长的源泉。博爱小学语文组在这浓厚的教研氛围中,不断思索,不断感悟,深耕细研,踔厉奋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