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集团新闻>>文章内容
博爱小学:研读课标有“道” 蓄力赋能有“法”
——记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优秀比赛课例活动
发布时间:2023-12-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姜涛虹

1.png


2.png


3.jpg


4.jpg


5.jpg


6.jpg


为了更好地响应全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提升思政教师的业务能力,促进思政教师新课标理念内化,12月7日上午,博爱小学全体思政教师齐聚录播室,开展主题为“新课标、新教学、新思考”为主题的德法学科教研活动,观摩了华润小学何燕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上册“网络新世界”这一课优质课。

本节课依托新课标,活动环节设计环环紧扣,有趣生动,合作性强,参与性高,让孩子们感受网络科技力量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明白网络世界也是有规则的,通过课堂学习帮助孩子习得解决真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个校区的德法老师认真学习记录、交流研讨,收获满满。

一年级观后感:何燕老师的这节课联系生活,情景再现。回归实际生活,通过一位老人的朋友圈引出现在网络与科技的发达,情景再现,让孩子们回到16年前的买票现场,感受线下排队买票的不易。其次,实际操作,线上购票。让孩子上台通过手机操作,演示线上购票,感受线上购票的好处。最后,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让孩子们通过参与调查问卷,分析后台统计结果,总结出互联网的好处。小组成员讨论热烈,再加上老师的及时引导,孩子们想出许多好办法帮助16年前的人们解决难题。模拟社交,网友体验。孩子们通过自主选择网友进行线上交流,结束后分享自己刚刚的聊天体验与收获,教师总结归纳,网络世界有规则。孩子们通过和不同网友的交流,也深深感到网络世界虽然是虚拟的,但也绝对不是法外之地,从而树立了法治意识。

二年级观后感:课程开始前,让学生通过排队体验买票,感受到线下买票的艰难,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始了课程。学生上课现场演示如何网上购票,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感。课上使用电子产品,进行互联网生活的小调查,了解人们使用互联网的目的,和学生生活贴近的是使用各种软件搜索资料,网络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尽享天下事。尤其联系孩子停课在家上网课的经历,更加深了“互联网技术为我们建立了一堵没有围墙的事实。”人们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购物,选择也非常丰富,互联网确实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自主探究环节,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网络与航天、网络与经济、网络与农业、网络与未来生活的视频,想一想视频中的哪些网络技术可以帮助2007年的人物解决问题。

三年级观后感:何燕老师的《网络新世界》一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情景式教学”的理念,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设计了多个有学生参与的“情境表演”“调查汇报”“讨论交流”等活动,为学生达到最近发展区发挥了重大作用。启发我们要创新课堂形式,把智慧融入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新媒体技术将视频、动画等搬上课堂,增强课堂表现力、感染力,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效。何老师立足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孩子们带来一节精彩纷呈的课堂,也为我们提供了教学设计的新思路。何老师教态亲和,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利弊,课程有效开展,学生有参与感,有知识获得。

学之愈深,知之亦明,行之则远。作为一线思政教师应勇担使命,发挥好思政课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聚焦课标研读,提升了教师对新课标的认知,启发了教师对课程的深入思考;观摩优秀比赛课例,也激发了教师对课堂的探究兴趣。博爱小学全体道德与法治老师将以此为起点,不断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带给学生灵动的生长,用心、用情、用爱成就有温度的教育,上好思政课,当好引路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