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一缕暖阳的芬芳,凝一份教育的热情,共赴暖冬之约,寻找教研的诗意和远方。为深入践行新课标,实现教师课堂“质”的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12月7日上午,博爱小学语文老师齐聚录播室,开展主题为“基于学习任务群,探秘结构化教学”的语文教研活动。
课堂教学展风采
四年级的蔡一娇教师执教四上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小古文故事精短,仅50来字,被人们称为“尺幅短书”,却记叙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层次清晰。蔡老师带着孩子们跨越历史长河,品幼年王戎之聪慧,学漫漫人生之勤思。课堂上,蔡老师先从理解题目切入,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唤起旧知,给学生以学习古文的抓手,并解析“戎”字补充课题;再读课文,“读”占鳌头,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初步把握古文大意,把文言文读正确、流利,读好停顿;然后结合注释、利用插图、借助工具书、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等方法,读懂文意;接着,小组四人合作,练习用自己的话讲好并演绎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把自己对文本所蕴含的感情表达出来。蔡老师在与同学们交流“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学生顺理成章地说出了王戎这个人物的形象,并补充了“王戎观虎”的课外资料,让孩子们迁移课上所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以进一步感悟文言文的魅力。
集思广益有提升
在议课环节,蔡老师谈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课后反思,她认为自己还缺乏把控课堂节奏的经验,在讲课的语音语调上还要细细琢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听完课后,各年级的老师们也对这堂课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六年级的崔颖老师认为文言文的学习重在朗读,蔡老师带领着孩子在古文的韵律中徜徉,由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到读好停顿读出韵味,声断气不断,从而去感知文本的语言美。老师设计了生动的情境让学生拾级而上,借助图画帮助学生攻克文言文的难点。四年级的庄之雨老师结合课堂亮点,肯定了蔡老师紧扣语文要素“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故事”,搭建了学习支架,创设了活动情境,小组四人合作表演故事,有分工,有评价,有提升,各个环节自然衔接,落实单元统整中的语文要素,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活动中得以提升。
“教无涯,研不止”,教和研是教学的双翼。只要有教学,就会有问题,就需要进行研究。本次针对小古文教学的研讨活动,切实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地提升和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践行新课标,探索新课堂才刚刚开始,未来仍是任重而道远,唯有不断努力,携手前行,不断反思总结,才能为新课堂赋能,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