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
沐浴着冬日的阳光,12月7日上午常州市博爱小学少年宫校区迎来了“基于基础任务群 初探小古文教学”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了天宁区语文教研员王勤老师莅临指导,常州市博爱小学柴曙瑛校长、周苏娟副校长全程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三年级吕欣老师执教三上第24课《司马光》。这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小古文。上课伊始,吕老师让孩子自己讲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再出示课文,通过古今对比,让孩子感知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学文言非诵读不可”,在课堂教学中,吕老师多层次地指导朗读,旨在帮助学生借助朗读进入情境,因“音”利导,循“声”问道,帮助学生创设其会意的条件,让文字“活”起来。吕老师还遵循从“习得”到“学得”的言语生长规律,让孩子讲讲这个故事,感受司马光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人物形象。
课后,老师们对本次执教的课进行了研讨,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收获和建议。一年级陈纹沁认为吕老师的课堂做到了梯级诵读助体悟,传统科普引激情。二年级田李娜老师认为吕老师的课堂让人感觉舒服,各个环节的衔接恰到好处,课堂中给予了学生探究发现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三年级徐静老师认为吕老师的课堂重点突出,课堂节奏紧凑;课堂中不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
天宁区语文教研员王勤老师对老师们进行了高位引领。王老师肯定了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以下几点:为三年级而教,教学过程中找到了契合三年级学生学习小古文的方法;在单元系统中学,教学设计中贯彻了单元语文要素,在文章梳理中感受了人物品质;讲好故事,拉近了学生与小古文的距离,使学生对小古文产生亲切感,从而提高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增强文化自信。同时,王老师指出年轻老师要不断锤炼教学语言,做到干净、准确、精练;要规范课堂中的教学细节,教学评要一致。
最后,柴曙瑛校长叮嘱老师们要做到三个“多”:多写,写好粉笔字,练好基本功;多读,课堂中要有层次地指导学生朗读;多说,教研相长,在评课中不断提高自己。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这个冬天,少年宫校区的老师们正在“积蓄”力量,向下扎根,向上生长,遇见更好的自己,努力做好教育路上的点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