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为提升区域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师生发展,天宁区小学数学叶娜教师发展工作室(第10次)和天宁区小学数学单信教师发展工作室(第12次)于10月26日下午在常州市红梅实验小学举行了联合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图形与几何的认识及量感培养”的主题进行研讨。
聚课堂 研教学
第一节课是由常州市龙锦小学的黄品涵老师执教的《认识线段》,黄老师从拉毛线这一具象的操作入手,用细腻的示范讲解和完整规范的数学表达让学生感受到线段的特征,并建立起数学与生活经验及事物的联系。“识线段—画线段—找线段”层层递进展开教学,由浅入深,由具象到抽象,充分关注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和有效互动。黄老师的课堂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孩子们不仅能内化吸收新知识、新技能,更是充分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第二节课是由常州市红梅实验小学的陆瑜老师执教的《认识厘米》,这节课是度量单位的起始课,陆老师从选购桌布的情境引出“统一标准”的需求,通过“认标准、比标准、找标准”这一系列环节帮助学生建立“厘米”的丰富表象,通过用1厘米小棒摆一摆、量一量的环节,带着孩子亲历了尺子的生成过程。陆老师使用丰富的教具及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突显学为中心,为后续学习其它长度单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齐探讨 共成长
两节课后,执教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磨课历程进行了阐述和回顾,也抛出了本次教学的反思和困惑。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在课堂上的精彩呈现和核心素养的落地。
单信老师用三个“精”(精致、精确、精准)来描述陆老师的课堂,虽然课题的选择难度高,内容多,环环相扣的环节设计以及信息化恰到好处的使用让人大开眼界,突显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孩子们在从活动中充分地学习、感悟、成长。
叶娜老师也肯定了黄老师课堂上的教学机智及不断打磨、反思提升的钻研精神,在充满童趣的教学活动中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填补了生活中对“线段”这一概念的缺失,并完成了数学抽象。
最后,叶娜老师高位引领,指出在日常教学中要设置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数学核心素养是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本次的研究课对标“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以及“量感”。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发展水平有着不同的要求。要确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将核心素养与具体的内容建立关联,落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素养才能体现在学生的身上。
教无涯,研无尽,聚焦“素养”踏征程。本次的联合教研活动准确把握了新课标要落实的核心素养,进一步明确了“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素养导向,让工作室的成员们都收获颇多,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中能够让核心素养更好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