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常州市博爱小学党支部于2023年7月20日组织全体党员教师赴扬州史可法纪念馆和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旨在增强党员教师的历史认知、在历史中汲取民族精神和文化力量。
追索历史记忆 赓续民族血脉
全体党员们首先参观了史可法纪念馆。
史可法纪念馆位于梅花岭畔上,南临古城河、史可法路南端,又称“史公祠”,内建明代史可法的衣冠墓,占地6000多平方米。是纪念明朝末年抗清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著名历史遗迹。
远远望去,紫红色的大门庄严肃穆。步入馆内,两棵百年银杏高耸入云,仰头茂盛的树叶随风飘舞。纪念馆内庄严的塑像,泛黄的史料书卷,生动的场景图绘,飨堂前的巍巍百年古杏,忠义廊的木刻展板等,将史可法顽强抗敌、誓死不屈的场景和人们对英雄先贤的敬仰怀念重塑在面前。沿着石头铺成的小路,大家来到了祠堂,门外的柱子上一副大义凛然的楹联,高度概括了这位四百年前的民族英雄悲壮而忠诚的一生——“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史公的雕像端坐中央,头戴官帽,身穿官服,头顶的“气壮山河”和背后的青松更体现了他的英雄气概。
在解说员的引导下,大家有序参观各展馆,认真聆听讲解。一组组历史物件镌刻着发人深省的故人往事,弥足珍贵的历史展现了史可法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民族气节。史公的爱国精神及他勤政爱民的家国情怀,值得我们瞻仰、学习。
感悟运河文化 汲取奋进力量
随后,全体党员前往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学习。
扬州市三湾古运河畔,近8万平方米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国内首座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运河主题博物馆,全方位展现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时代价值。博物馆由展馆、内庭院、馆前广场、大运塔和今月桥五部分组成,新唐风建筑融合传统与现代之美。馆藏1万多件(套)与运河相关的文物展品,时间跨度为春秋至当代,涵盖古籍文献、书画、碑刻、陶瓷器、金属器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通过参观研学,党员们认识到,中国的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是活态的交通设施、水利工程、生态廊道和文化景观。大运河对我国古代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家纷纷感慨运河通物产丰,运河盛国家强,大家也必将在传承大运河文化中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在参观后,青年党员们纷纷写下感言。
郑守亮:我和党员同志们一起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扬州“史可法纪念馆”,在场馆中我看到神情威严的史公塑像,从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中,我学习到了史可法英勇无畏的抗清事迹,他坚强不屈、誓死守护国家百姓的壮举令我敬佩,他英勇抵抗、视死如归的精神感染了我,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我学习到了什么是民族大义,什么是敢当敢为。我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奋努力踏实工作,将自己的一份力量奉献给教育事业。
刘颖婷:来到扬州,我们参观了史可法纪念馆。起初我并不了解这位爱国人士,后来经介绍了解,他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的宝贵思想和精神财富。在参观过程中虽然伴随小雨,但我深刻感受到了史公那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身为一名一线党员教师,我也要将这份热情转化到工作中去,尽己所能为学生服务,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于天骄:这次的党日活动参观了扬州的大运河博物馆,从漫漫运河史到水工舟船,再到漕运贸易,从运河畔的文化艺术风物,到市井生活饮食……十几个大展厅,都生动形象地给我们讲述着关于大运河的历史。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数一、二两个展厅了:第一展厅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大运河的历史。它的历史脉络全面完整,从春秋时期运河开端,直到隋唐,北宋等等时代的大运河发展变迁,展现了整个大运河的一个前世今生。给我带来更多震撼的是第二个展厅——大运河上的舟楫。有非常多的船的模型,各种用途各种形制都有,又利用3D全景技术,让我们乘着巨大的一艘仿古画舫,沿着运河往前开动。两岸是四季的风景变幻,沉浸式体验过去枕水人家的景色。
徐嘉莹:“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明末的抗清民族英雄史可法带领扬州军民抗击数万清兵,哪怕城破仍旧组织巷战,最后兵力不足慷慨就义。莫忘少年凌云志,吾辈之青年,应以其为榜样,书写时代华章。大运河博物馆则全面展示了大运河的的水工智慧、舟船式样、漕运盐利、贸易商业、戏曲艺术、民间信仰、饮食风物、市井生活,以及运河沿线的自然生态,堪称中国大运河的“百科全书”,加上数字化、历史重现的呈现技术,让人身临其境。这次的研学活动,不仅是历史的追溯,更是一次思考和感悟的过程。我看到了先辈们的信念和担当,他们为了理想而舍弃一切的坚定决心。纵然岁月如梭,红色的精神却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郑娜:感谢组织给予我宝贵的参观学习机会,一睹扬州城市风采,一悟史法可的忠诚爱国精神,一探大运河博物馆的精彩纷呈。史法可墓祠,古朴素雅的院落,庄严神圣的塑像,述说着这位扬州民族英雄的一身正气、奋勇为国,是我们党员同志的精神榜样,值得敬仰。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集文物保护、展示、研究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在现代美与古代经典的完美融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博大精深,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张晓栋:走进史可法纪念馆,两棵高大苍劲的古银杏威严矗立,象征着史公宁死不屈、与城共存亡的崇高民族气节。“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史可法文不贪财,武不惜死,参观后我强烈感受到了他的忠勇贞烈,要把这种爱国热情传承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廉洁勤慎,恪尽职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一条大运河,半部扬州史”扬州大运河博物馆被誉为中国大运河的“百科全书”,通过沉浸式体验学习,我全方位感受到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以及大运河带来的美好生活,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震撼人心,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光大。
全体党员通过此次党日研学活动,参观走访史可法纪念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凝聚了共识,锤炼了党性。相信博爱小学全体党员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勇立潮头,砥砺奋进,为教育事业和学校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