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博爱小学紧紧围绕天宁区教育局“8610”工作计划,以省智慧校园示范校高标准要求,立足基本学情,遵循教育规律、各学科教学规律,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主线,提升深度学习力。坚持以实践促应用,以应用促需求,以需求促发展的策略,实施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规范管理、硬件保障
学校信息中心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学校有专人负责教育信息化设备等电教设备的管理、维护和使用工作。各班级、各办公室,信息化教育装备均设专人管理,负责维护、更新等工作。基础环境设备落到实处,为了更好构建信息化校园,积极对设施设备维护方便老师和学生课堂上与省、市、区级资源平台对接,能通过日常课运用平台教学资源。
二、组织保障、技术支持
学校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在提升学校办学特色,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深化学校信息化工作,形成由校长主管、信息中心具体贯彻实施的管理网络和运行机制,确保了我校运用信息技术应用管理在组织上、技术上得保证和支持。职责明确,强化过程。本学期信息中心协助教师日常工作中各种设施设备维修维护数达40多项,并及时为教师答疑解难,同时提供了学校承办的各类会议和活动的线上线下技术支持保障30场次。进行优质课多机位拍摄并整理视频资源10场次。制作专题视频4个。
三、以赛促训、实践应用
信息中心以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为核心,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学期初跟教科室就组织了全校教师的智慧平台使用培训,以及“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线上培训专栏。期间,在各学科教研组的组织和教导处的配合下,以学科项目组活动的方式推进,语文、美术、信息、英语、科学等学科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市级‘拥抱技术 变革教学’培训,将日常教学活动与智慧平台资源(博爱微学园)深度融合,并结合2023年天宁区周周智慧课堂信息化教学历练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不仅有学科本位的,更有与学科相关的数字化的素养习得、磨练和积累,真正全面提升教师教学信息化专业能力。
四、扎实研究、区域辐射
本学期信息中心在区教师发展中心指导下,开展了博爱教育集团联盟校智慧教学暨信息化项目研究共同体第一次活动,博爱教育集团联盟校分管信息化工作副校长、信息中心主任、骨干教师齐聚博爱小学,举行博爱教育集团联盟校智慧教学与信息化项目研究共同体第一次活动。活动邀请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陈慧霖全程指导,制定下学期联盟校智慧教学研究确定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改革,创建“互联网+”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新范式,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丰富活动、提升素养
信息中心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学习方式,有效提升以学生信息素养为准则,集合各级各类比赛,举办了“协同共育 逐梦未来”创新型科技教育联合体共建活动暨博爱小学科创节启动仪式,利用线上博爱微学园,线下4楼博创爱智创客中心进行的c++编程、Scratch创意编程、机器人、创客等体验活动,以更好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2023年江苏省"信息与未来"小学生编程思维展示活动(一等奖8个 二等奖7个)
2023年常州市小学生“程序设计小能手”比赛(一等奖6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22个)
2023常州市机器人比赛(团体二等奖 一等奖2个 二等奖14个 三等奖6个)
2023 年常州市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一等奖7 二等奖15 三等奖7)
2023年常州市青少年儿童益智科技普及赛(团体一等奖 一等奖15个二等奖47个等奖6个)
回首过去,展望新学年,博爱信息中心与全校师生一定踩着摩尔定律的鼓点努力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和信息化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全面推进学校发展发挥更大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