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集团新闻>>文章内容
博爱小学:联盟共研聚合力,互促共进谋新篇
——博爱教育集团联盟校智慧教学暨信息化项目研究共同体第一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3-06-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姜涛虹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教育数字化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6月14日下午,博爱教育集团联盟校分管信息化工作副校长、信息中心主任、骨干教师齐聚博爱小学,举行博爱教育集团联盟校智慧教学与信息化项目研究共同体第一次活动。活动邀请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陈慧霖全程指导。

立足课堂教学   探讨中智慧共享

首先,联盟校代表们一起聆听了天宁区“周周智慧课堂”即将上传的一节博小四年级科学《静电的秘密》课例。课例以学生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出发,从探寻“什么情况下会产生静电?为什么能产生静电?”真实问题入手。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静电的奥秘。

同时,由于四年级学生对原子结构的知识储备不足,课堂上巧妙借助虚拟实验软件,让学生在平板上带着问题玩一玩,在玩中观察并分析毛衣吸引气球的原因,做出猜测,教师也借助视频用儿童化的语言清晰呈现在两个物体摩擦以后,产生的吸引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电荷发生转移,让两个物体带上不同电荷,从而产生吸引。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了解静电存在的优劣,并把查找到的资料发送到论坛中,供给同伴学习,分享智慧。

整个课堂贯穿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改的理念,运用数字化尚学平台课堂实时交互功能,使得学生实验过程公开,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用平板操作、视频展示、论坛交流的方式探究静电的秘密。整节课充分体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适切性,为突破难点提供了有力保障。

立足项目建设    整合中突显特色

为加强联盟校教师队伍信息化能力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博爱小学结合天宁区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工程工作要求和各校信息化项目研究开展情况,制定《博爱教育集团联盟校数字化教学与信息化项目研究共同体方案》。

首先,由博爱小学副校长魏健,数学老师陈静老师分别向联盟校代表介绍了常州市第一批信息化项目《博爱微学园,构建数字化学习社区》和第二批信息化项目《“互联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验研究》。老师们深入浅出地详细介绍了项目申报、立项、研究过程,给联盟校予以学习借鉴。同时,也是对博爱小学信息化项目的一次再梳理,再出发。

信息化项目建设各联盟校要基于本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有策略性地整合学校特色项目,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联盟合作共研   深化中互促共进

在交流研讨后,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陈慧霖给联盟校代表做了高屋建瓴的指导。首先,肯定了博爱小学牵头组建“数字化教学与信息化项目研究共同体”的必要性,联盟校凝成一股劲,合作共研,确保天宁区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工程“周周智慧课堂”这项工作,有质量、有计划、有力度地推进与落实。同时,提供更多“周周智慧课堂”的天宁智慧分享。各校把拍摄“周周智慧课堂”课例,作为学校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平台与抓手,培养更多懂技术,会教学的优秀教师。

其次,对于信息化项目,陈主任以“整合、合作”为关键词,要求各联盟校紧抓学校特色,用整合思维,借助信息化手段,让学校特色更上一个台阶,促进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发展。同时,联盟校之间加强促进相互合作,利用数字化手段,孵化出更多优质的信息化项目。

教育信息化发展是现代化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次联盟校共同体活动,使联盟校信息化建设方向更明晰,将有力地推进联盟校在“周周智慧课堂”、信息化项目建设工作推进,相信联盟校这辆高质量数字化、智慧化的高速列车将快速地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