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集团新闻>>文章内容
博爱小学:精读课标,共探思维之海
——记天宁区徐晶晶名师工作室第七次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3-05-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姜涛虹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5月4日,天宁区徐晶晶名师工作室在常州市博爱小学开展了第七次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了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于纯老师共同参与。

课堂研磨,切磋成长

此次工作室活动聚焦“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以“跟随单元故事中的聪明人,学习人物思维方式”为大主题,引领学生走进五下第六单元,整体架构课堂,落实单元要素。

徐嘉莹老师执教《田忌赛马》一课,设计了“梳理人物关系,了解故事梗概”“品读人物对话,初识人物形象”“聚焦比赛现场,拓展思维能力”三个学习任务,环环相扣,让学生在课堂中感知人物思维过程的同时,又延伸了自己的思维空间。

殷翁荷老师《跳水》一课的教学以“情景再现,感受扣人心弦”“绘思维图,探寻情节推手”“还原思维,感悟船长形象”三个子任务贯穿。课堂上,学生在读中思,在思中读,逐层推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评课反思,砥砺前行

在上一次工作室活动中执教的两位老师,经过几周的沉淀,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教后反思。郭厚甫老师结合自己《白鹭》一课的教学,深入剖析教后所得及设计上的不足,徐晶晶老师基于执教《珍珠鸟》一课后的所感所悟,结合相关文献理论研究,条分缕析,畅谈学习任务群的设计的策略。

黄汝皎老师结合新课标要求,就此次的两节展示课进行点评。黄老师认为这两节课有目标,聚焦单元主题,关注课后习题;有任务,整合任务群,关注任务群之间的联系;有方法,引领学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专家引领,拨云见日

专家指导,让工作室未来的研究有了更明确方向,也为工作是每位成员的成长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力量。

教师发展中心于纯老师以“好问题:学生思维发展的推手”为主题进行了点评,认可两位老师能关注课堂问题的设计,环环相扣,具有综合性。于老师提出问题的设计应包含“设疑、猜想、演绎、补充、反思”等,不断进阶。于老师认为两位老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思维场”,提供了“一条思维链”,除此之外,还应有“一张思维单”,将任务群的评价嵌入课堂,实现教学评一致。

点评过后,于纯老师更是高度点赞徐晶晶老师工作室活动,工作室活动主题聚合、流程优化,以磨课带徒助力每位成员成长。

课因研而精,师因研而获,教因研而深。每一次活动的展示与交流,都为成员的教学与研究指引了方向。为者常行,行者常至。相信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凝聚共识,携手同行,一定会在探究之路上遇见更美的风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