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集团新闻>>文章内容
博爱小学:在林间,用诗歌和春天对话
——记博爱小学四年级13、14班“畅想春天”主题诗会
发布时间:2023-04-0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姜涛虹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听,是谁在轻叩诗歌的大门!4月7日下午,红梅公园半山亭下飞扬起孩子们的朗朗吟诵声:

“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当含苞的花蕾,用多情的眼眸与春天对望。”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原来,博爱小学四年级13、14班的全体同学正在举办一场特别的林间春日诗会。84个孩子以地为席,以天为幕,噙着春风,揣着诗歌,奔向了青草更青处。

缘起

莺飞草长,春和景明,绿肥和红瘦都已登场。在这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学完四年级下册最美的《诗歌》单元,同学们蛰伏的诗意仿佛也被唤醒,纷纷报名了主题课程——“畅想春天”诗歌朗诵会。

同学们对诗歌的热情打动了四(13)班牛丽英老师。看着孩子们纯真又稚气的脸,牛老师想起《论语》中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何不把吟诵的舞台搬到大自然中?牛老师暗自思量着。

谁知这个想法和四(14)班刘杨老师不谋而合。刘老师想起了永和九年的春天,王羲之带着一群伙伴,在山阴兰亭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人雅集。于是,两位热爱大自然的老师决定齐心协力,共同促成这个美好的想法,带领孩子们去红梅公园用诗歌和春天对话。

筹备

听说这次的诗会是在大自然中举行,孩子们的吟诗热情更加高涨。两个班共有60位同学报名参加。为了保证活动的整体效果,老师们不得不将部分节目合并,最终确定了19个节目组,共计42个小节目。

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同学们很快投入了紧张的排练,从背稿到揣摩语气,从表情到设计动作,从服装到表演道具,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姚亚澎同学是四(13)班最后报名参加诗会的,他本来对自己很没信心,认为稿子很难背。可报名后,他每天晚上都大声朗读稿子,终于熟读成诵,到活动前竟已背得滚瓜烂熟。不知不觉中,他挑战了自己,也收获了自信。

学校高度重视本次诗会活动,在第一时间向区文体局进行了报备。在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指导下,老师们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应急预案。副校长高洁、教导处许婷婷主任和姜汶青主任随行,全程观摩了此次诗会。

活动前,两位老师先后两次赴红梅公园进行踩点、选址,从安全性、便捷性、空间布局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孩子们吟诵的地点。老师们指导孩子们在春天的挂件上挥毫书写,让春在笔尖流淌;还把寄语装进了书签,凝固一整个春天的诗意。

两个班的家长们也尽心尽力,他们主动参与诗会活动的全过程,负责对接公园、布置场地、购买清洗食物、保障孩子出行安全、海报设计、邀请函设计等准备工作。

诗会现场

诗会当天,一连几天的微雨不再缠绵,阳光拉开帷幕,诗歌盛装登场。

孩子们用诗歌“诵”春天。同学们个个自信洋溢,不慌不忙,或婉约清丽,或慷慨豪迈,一首首如歌如画的春日诗篇在他们的吟诵下,被演绎得淋漓尽致,神韵悠长。你听,这边田锦曦同学浅笑嫣然,带着《写给春天的诗行》姗姗而来;那边郭锦鸿和应攀同学洒脱快意,端起了“满瓮阳春酒,行歌伴落梅”。你看,这边陈伊沫、马振凯同学拉起了悠扬的小提琴,为同学伴奏和音;那边华子萱同学翩然起舞,任由清风满袖。好一个风声琴声吟诵声,声声入耳!

孩子们用诗歌“唱”春天。同学们跟着高低起伏的音调,穿越千年,和诗以歌,唱学经典。他们在《新雷》《春夜喜雨》中一次次感受春天的喜悦,表达对春天的赞美,赢得现场阵阵掌声。阳光下,一只放飞的纸鸢尽情奔跑。一曲清新欢快的《村居》把诗会推向了高潮,两个班的孩子们席地而坐、击掌而歌,快哉,乐哉!

孩子们采一颗红透了的草莓,尝一尝清甜的小番茄,咬一咬美味的青团,让春天的味道在舌尖上绽放,每一口都是无限的春意。

诗,是春天盛开的那一树花,更是永不凋落的花朵。孩子们的吟诵,投入、忘我、自得其乐,这是生命最美好的姿势。短短两个小时,孩子们口吐芬芳,步步生莲,左手诗歌右手梦想。你们拥抱春天,你们就是春天!

一场有声有色的春日诗歌盛宴圆满落下帷幕,孩子们揣着一口袋的开心满载而归,还有满怀的诗情。

在这个春天,种下诗的种子。相信深埋的种子,总有发芽的一天!

一切景语皆情语。

春已如期而至,

万物至此皆生长。

让我们不负四季好春光,人生好时光!

让我们努力成长为热爱家园、胸怀世界的博爱好少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