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集团新闻>>文章内容
博爱小学:谊切苔岑共教研 不负暖阳感爱意
——记博爱小学语文大组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2-11-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姜涛虹

图1.JPG


图3.jpeg


图5.jpeg


图9.jpeg


图10.jpeg


时令虽值初冬,老师们却未感寒意。11月24日上午,语文大组教研活动如期而至。伴随着久违的阳光,老师们一起走进五年级充满爱的课堂。

研磨出真知  则感深而意切

魏倩云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父爱之舟》的第一课时。魏老师的课堂如一幅爱的画卷,伴随着一艘小船缓缓展开。魏老师从作者吴冠中的画开始入情入景,在夯实了字词基础教学“考”和文脉梳理之后,又领着孩子们走进了一个个情境之中。魏老师带着孩子们从语言动作的细节描写处流连,孩子们也在这堂课中体会到了父爱之深之沉……这样的扎实教学,让孩子们在后续的小练笔中得到了扶手,完成度颇高。

父爱沉重如山,母爱则似涓涓细流,流淌于我们心间。李莹老师在执教的《慈母情深》时,抓住了“酸”字,引导学生去文中寻找: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梁晓声在文字中注入了爱,李老师抓住了这一份细节,带着学生细细咀嚼,慢慢品悟。为了能让学生体悟到四个“立刻”和三次“母亲”所展现的一咏三叹,李老师引入了电影中快慢镜头的解读,孩子们读出了意,悟出了情。李老师还在结尾设计了练笔环节,孩子们从笔端流泻思念与爱,同时还对学生的练笔进行了升华。

两位教师都曾获得过区基本功一等奖,她们用心打磨文本,用情渲染课堂,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朗读情感饱满。

独“教”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台上的教师讲得很投入,台下的听者听得更是专注。教研会上,他们表达自我的感受,畅谈着丰富的收获。

戴欣老师从魏老师的课中学到了很多:魏老师教学时能够找准着力点,聚焦语文要素。同时还能用好扶手,比如怎样提炼小标题,提醒孩子们关注“主要事件+主要人物”。不仅如此,魏老师能做到情感的收放自如,身姿与神态的准确掌控,使人如入江南之境,温婉之感沁人肺腑。

巢梦娜老师认为李老师的课堂以情促情,共赴情感盛宴。快慢镜头的设计令人印象颇深,一次又一次的情境朗读更是让人鼻子一酸。李老师的语言感染力很强,讲到动情处时,现场的老师都忍不住拭泪。这样的情感共鸣,久久留在心头。这节课得益于李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更离不开博爱娃们精彩的回答。

黄菲老师感动于“慈母情深”,关注到了这堂课中的朗读设计,听课的老师也不约而同的被学生关注的“凑”字所打动。于无声处渗透语文,以悟促情,以情促写。当情感到位时,孩子们的发言必然精彩。仅仅是一个细节,却如同平沙万顷中的一粒草子,见雨即芽。孩子看到了“褐色口罩”,老师讲到了“口罩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一次回答,一次点评,一次心灵共振,一次情感交织,才促成了一堂感情真挚的好课。

徐晶晶老师在评课时提出,作为听课老师,不仅仅要从“教材解读、教学设计、学生发言”等方面进行点评,更应该关注“教研”之“研”,专注理论,提高素养。

最后,柴校用“自然”二字为这次的教研课收尾。两位老师的教学功底扎实,情到深处自然流露,场景的贯穿教学自然推进,无论是《父爱之舟》,亦或是《慈母情深》,两篇课文的讲解与课堂呈现都爱意盛然,裹挟师生。教师在指导学生发言时,有层次、有细节,做到了“四两拨千斤”。学生在爱意中成长,才能洋洋洒洒写下那一篇篇有爱的小练笔。

一次教研即是一次盛会,一次教研即有一次提升。小语之路,其修远兮,吾辈将上下求索,永葆初心。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