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稻香秋叶落,正是累累硕果时。虽时令寒秋,博爱的教研课堂上却一片暖意融融。11月3日上午,博爱校区语文教师齐聚录播室,开展语文大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教导处许婷婷老师主持,邀请了市小语教研员朱洁如老师作指导。
课例研磨 以思促教
吴海琴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麻雀》第二课时。吴老师教学设计板块清晰,通过反复诵读文本,让学生切切实实体会到角色当时的心理。又通过发挥想象练说,让学生将自己代入故事中的角色,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与小动物们产生共鸣。
朱婷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中,朱老师为孩子们提供扶手,品析重点词句,教学层层递进,画一画榕树的气根、看一看动画中榕树独特的生长方式、聊一聊大榕树的样子,从而抓住了榕树的特点,品味到榕树悠闲自洽的状态。
专家指导 思维提升
两节课后,市教研员朱洁如老师对青年教师在磨课中的精心准备以及虚心求教、真挚反思中所彰显的博爱语文教研文化表示充分的肯定和赞赏。紧接着围绕两节课的教学重构进行了高位引领。《麻雀》这一课中,如何充分设计读写融合?朱老师认为可以抓住文中对老麻雀形象、声音的描写,同样是描写动物在受到惊吓时的应激反应,百度百科上的文字与屠格涅夫笔下的文字有何不同?由此感受文章语言之精妙。还可利用教材插图进行深度的读写训练,如让孩子们自己写一写故事,再和课文作比较,修改自己的文字。
对《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朱洁如老师指出课文先写树后写鸟,一静一动,对比强烈,学习课文时需从字里行间解读教材,抓住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为之后的习作作充分的铺垫。朱老师指出在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更要重视其向读学写的价值取向,读写并重、读写结合,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不断积累语言,逐步学习运用语言。
活动最后,许婷婷老师进行了活动总结:博爱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应关注任务群设计以及作业设计,教学设计有明确的课时目标,更精到,懂得取舍。
文以载道,语文教学并非单一的知识传授,更是语言体系之建构,审美素养之培养,思维能力之提升,中华文化之渗透。博爱语文教研组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总目标,以沉浸式教学为抓手,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以丰富的活动串联课堂教学环节,使学生思维得到有效发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研是平台,亦是传统,博爱的语文老师们在这里将智慧和思想碰撞,将实践与探索交融。相信每一位博爱语文老师一定可以在一次次教研中,一次次学习与反思中更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