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博爱课题>>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学习社区的小学语文“1+X”联读教学的研究>>文章内容
过程性材料——研究课报道(朱虹)
研究课报道(朱虹)
发布时间:2022-10-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陶艺

如切如磋共教研 如琢如磨同成长

——记博爱校区语文大组教研活动

       栀子丹桂次第开,暗香浮动沁心怀。金秋九月,吹响教研的号角。9月29日上午,博爱校区、少年宫校区语文老师在五楼录播室开展语文大组教研活动。

用心细观察 聚焦任务群

        四年级朱虹老师执教的是四上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的第一课时。朱老师巧妙结合语文学科“菇涌者”主题的“魔方式”作业及第10课《爬山虎的脚》课后资料袋,引导孩子在前期进行了种植、观察,形成了图文结合式的观察记录表。课上以记录表为例,引导学生回溯种植体验,通过多形式地说和评,由扶到放地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丰富联系、准确生动地记录。

       五年级陈雪涵老师执教了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将相和》一课,陈老师主要引导学生学习连词成句地读课文的阅读策略,利用小标题理清课文脉络,带领学生紧扣关键句体悟人物的特点。

教与研携手 学与思并肩

       教,然后知不足。全体语文老师边听边思,他们畅谈启发感悟,从不同维度阐述自己的见解,思维碰撞,灵感生发光芒四溅。

三年级庄之雨老师提到写作是有话要说,有情要述,有事要叙,作文者要为生活而作,离开了生活就没有作文。本次习作与主题课程“菇涌者”巧妙结合,学生的语言丰富真实,真是我手写我心。

       四年级陈文星老师对习作课堂总结出了四个关键“点”: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让课文像一棵老树一般,“生发”出细细麻麻的枝枝芽芽;从“勇敢表达”到“畅快书写”,很好地让“语”和“文”进行了默契的“配合”;给学生多一点“相信”,就会收获无数的小惊喜;今天的课堂厚积薄发,看到了朱老师的文化“积淀”。

       五年级蒋琦老师认为在行课中,陈老师有效的落实了单元策略,即“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将如何提速,如何批注的方法教给学生,真正把教与学落到实处。

       六年级张元园老师从学生发言的方面分享课堂小妙招,张老师提到,在课前可以给出两到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演讲,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

       高位领方向 助力促提升

       市教研员朱洁如老师对本次教研给予了策略指导。朱老师指出:此次习作教学是项目化任务群的呈现,学生课外培育红平菇,并自我完成了相关的图文结合式的观察表,为习作的形成提供强大的辅助,习作教学融合了本单元的系列化要求,在做中学,在实践中观察。朱老师点评《将相和》时提到:第二单元是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是要不断地巩固快速阅读的能力,同时要从“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这一语文要素出发,由扶到放,通过关键句剖析人物的特点。

       一路耕耘一路歌,且迎风雨且徐行,笃行致远,即是教研的意义。芬芳小语路,我们将互助共研探新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