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小春梅蕊绽,霜蕊破霞暗香凝。为提高教师学科素养与学科能力,优化语文学科教学质量与教学品质,10月13日上午博爱、县学街校区分学段开展语文大组教研活动。
紧扣语文要素 设计有效作业
四年级戴欣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精卫填海》,她利用北京冬奥会徽章和动态图组,引导学生概括故事梗概,同时巧妙地将文学教学与文化教育相结合,呈现出不同文字形式,使生字学习更加有趣味。
五年级郑守亮老师执教了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郑老师用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利用简短的语言理清文章的脉络,按照课后习题要求带领学生学会用创造性的语言复述故事,在课堂上深切感受民间故事的奇异与巧妙。
二年级孙洁老师带来了《井底之蛙》。孙老师从单元导读入手,勾连上一单元,承启下一单元,在教学过程中以读促学,以读代讲,更结合小实验,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寓言故事变得生动有趣。
研而促教 思而律己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全体语文老师学而思,感而发,以多维度进行评课,以多角度进行阐发,做到了学有所感,学有所成。
四年级杨柳菁老师分析到课堂交织文学性与文化性,巧妙地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设计,让教学呈现出语文味与趣味。
五年级钱蓉老师认为课堂中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思想交流与心灵沐浴,使听者感受巧设支架的温润、把玩创编故事的匠心以及揣摩教学对话的艺术。
六年级陶艺老师提出行课中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机渗透学法,帮助学生拾级而上。与此同时,重视朗读,让学生的认识在美读中得以升华。
三年级的吴永妍老师肯定了孙老师直观又有趣的实验设计,提醒了老师们需要树立单元导读意识,要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让孩子多讲一点。二年级的李慧莹老师指出了孙老师在教识字写字方面下足了功夫,在课堂上联系生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轻松而愉快的积累经验。一年级的张铃梦老师提到了新课标任务群学习的要求,提醒我们关注单元主题学习的连贯性,在教学中发散孩子的思维,给了孩子一个把手,能够运用语言自信表达。
教导处施瑞云副主任为青年教师常规课堂提供了思路。第一是要素统领式,要了解课本人物、情节,结合课后习题的抓手,找到要素,统领课堂学习;第二是话题推进式,以一个话题引出整篇课文教学,离孩子的生活更近;第三是任务驱动式,语文课需要关注一课一得,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需要整体的思考和设计。
教导处许婷婷副主任结合省级课题“联结视角下的开放性阅读教学研究”进行评课,提出以情景式教学推动任务群展开,教学要从宏观角度囊括整个单元的要素,通过教育的关联性构建合理教学框架,使教学过程更具指向性、结构化以及常规化。同时提出作业设计要精准化、趣味化。
修身而精进 磨砺而完善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的不断完善与优化离不开教师个体本身的自我审视与磨砺。教研会的尾声,各教研组长、宝藏教师仔细观摩青年教师的粉笔字练习,并为其悉心指导。
研于课堂,精于教研,语文教师团队将不断吸纳提升,将教学研究走向更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