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校区新闻>>文章内容
博爱小学:聚焦新课标,让数感培养实现结构化迁移
——记博爱小学(少年宫校区)数学组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2-09-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姜涛虹

图片1.jpg


图片2.jpg


图片6.jpg


图片7.jpg


图片11.jpg


图片8.jpg


图片9.jpg


图片10.jpg


新学期,新气象,新征程。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9月14日上午,常州市博爱小学少年宫校区和县学街校区,开展了新学期数学教研活动。一至三年级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此次教研,共同聆听了陈帆老师执教的《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和任佳萍老师执教的《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转化迁移  沟通算理算法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陈帆老师从两位数乘一位数估算入手,复习整十数乘一位数,为笔算乘法打下了铺垫。在教学12×3时,鼓励多重方法进行计算,将小棒图、算式和竖式相结合。学生在多次比较交流中更加深入理解算理、算法,从而建构竖式模型。在多组练习巩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后,陈帆老师出示了11111111×9多位数乘一位数,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同时通过拓展练习,学生能更加清晰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以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笔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任佳萍老师让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通过让学生摆小棒计算、组织交流、作品展示等活动,自主探索和体验,更好地理解了算理和算法。在练习中,任老师引导学生估一估,在交流中指导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最后,通过一道连线题,要求“不计算、连一连”,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考虑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以教促研  常规常研

课后,各位教师共同回顾课堂点滴,推心置腹地交换意见,共同分析课堂中的亮点与不足。

葛丽莉老师指出:笔算进位乘法可以通过回顾不进位乘法的多种算法,“教结构、用结构”给学生搭建框架,自主探索。

管丽辉老师指出:新授时,竖式的数学应该要给每个孩子落笔的机会,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很好的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要求。

钱益飞老师指出:乘法竖式的数学史介绍部分,应该更加细化,让学生充分了解乘法竖式的演变历史,体会竖式的简便性。

强亚芬老师指出:在教学竖式,应该将小棒、算式和竖式三者勾连起来,加强学生对于笔算算理的理解和运用。

最后叶娜老师总结发言,对比两节课细节处理上的异同,亮点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

师徒结对齐蓄力  携手并肩促成长

在评课结束后,老师们还举办了新学年“一对一”师徒结对拜师仪。

签名,签下的是一份承诺,一份责任。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师徒结对,帮助青年教师在教育的沃土中深情耕耘,砥砺前行,散发光芒!

“独行快,众行远。”本次教研活动是个人教学艺术的展现,更是集体智慧的浓缩。在一次次的“磨课”活动中,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师的成长,磨出了教师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