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上午8时,博爱小学数学教研组举行了新学期首次工作会议,各校区教师准时参会。本次会议由李丹老师主持,各年级备课组长、项目组负责人围绕落实新课标、提升“双减”实施品质展开交流,沈琛副校长作了总结发言。
以评促教,聚焦核心素养
转变评价观念是提升教学品质的重要抓手。新课标要求学业评价彰显素养立意和育人导向。结合上述要求,教研组组织了上学期期末质量分析,各年级结合错误习题进行了学理剖析。
数的运算贯穿小学数学学习全过程。各年级普遍关注到计算的过程性命题导向:从算法掌握到算理理解,从拟态情境到真实生活,从只重精算到精估结合。计算教学需要关注计算的产生、发展以及结果运用的全过程。
量感是新晋核心素养关键词。学生既要会量,又要生“感”。通过习题分析,教师需要注重测量直感的培养。在丰富的学习材料中,教师从直观、度量判断到数学化表达,形成“三会”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
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与运用是高阶思维能力的表现。高年级的命题关注“经验—抽象—思想”的双向螺旋递进。教师要在生活信息数学化、思想方法的归纳、表达与使用以及原有知识经验重构方面下功夫。
以研促改,深耕特色项目
项目研究是模块化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主要途径。教研组策动研究项目就是要让老师们有意识地将教与研结合在一起。
“魔方式”作业项目的实施基于博爱数学课程体系的实践。在审视“双减”要求的基础上,统整作业制度、目标、内容等要素,尝试构建贯通式的“大作业”观和与之相适应的作业体系。“魔方式”作业的魔幻之处在于将素养、课程与作业有机融合,形成以知识技能为基石、以学科素养为载体、以全人素养培育为目标的递进式、整体性作业规划。
另外,游戏课程项目、数学单元作业设计课题、思维导图等研究项目统整于“魔方式”作业项目,每个项目各有侧重、互为策应,为老师提供了和而不同的研究发力点。正如王丽娟副校长在布置教科研工作中指出的:课题研究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练兵课对接课题研究,数学研究项目对接学校主课题,在融合中充实学校大课题项目的实践并发展出有力的理论支撑。
治学修身,夯实育人根基
育人者先育己。在李丹老师介绍完学期工作计划后,沈琛副校长以《赋能深耕,蓄势待发》为题给大家提出新学期的期许:
一是摆正观念。具有底线思维,不逾矩、不违规是为师的根本。教师不仅要用专业的知识教育学生,还要以专业的理念引导家长。每一位老师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学校办学理念。二是深耕治学。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读书、思考、研究是智慧从教的根本。只有高屋建瓴,才能有的放矢。三是创新开拓。扎实推进“魔方式”作业,在教学中贯彻内容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只有勇于尝试,才能孕育灵动课堂。
博爱教师能埋头苦干,更能展望未来。通过不断改造自己的学习,才能培育出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一代,才能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