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晚,区姚枫名班主任工作室13名成员再次云相聚,举行第7次活动,旨在提升学生作业管理的质量。本次活动有幸邀请了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祁馨老师为工作室老师们班主任专业成长助力。
班会展风采
工作室成员虹景小学高卫超老师和浦前小学张京老师分别开展了《你好,作业》和《我的时间我做主》两节主题班队展示课。张老师首先通过《一分钟,你能做什么》,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感知漫长的一分钟对于每个人来说能做很多事情。再通过采访孩子做作业的苦恼,帮助他们找到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的原因,最终探寻提高作业速度的策略,提高自律性。高老师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三个板块的活动内容:作业管理提速度、作业管理促质量、作业管理散余热,三个环节层层推进。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将磨蹭的行为、提升作业速度和质量的方法,融于情景剧的表演、采访、快板等活动中去,激发学生作业管理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自己的薄弱项给自己加一加作业,从而促进课余时间走向高效、有意义的管理。
两位老师都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运用丰富、具体的案例,内容详细生动,操作性、实效性强,激发起与会者强烈共鸣。
讲座互学习
高卫超老师结合班队课作了《作而有速,作而有质》的讲座,从教师激励;同伴互助;自我要求;家校协同等方面提供了作业有速的策略。
1.教师激励
(1)群星争辉榜
(2)各科作业提前安排
(3)作业完成打卡
2.同伴互助
(1)定点帮助
(2)小队考核
3.自我要求
排除干扰因素,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给每天的作业排一排顺序。
给自己定一些规矩。
给自己制定一份时间表。
给自己主动加“作”。
4.家校协同
和孩子共同建立奖励的规则。
及时检查。
预留亲子时光。
研讨促提高
水本无华,相荡而起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工作室成员们通过腾讯会议,在“云端”上对班队展示课和微讲座进行轮流评课和心得分享。成员们各抒己见、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高效、快速地探索多种作业管理方式。
教师发展中心祁馨老师:
这两节课都很有意义:张老师的班队课推进逻辑有层次性,重视学生的体验,关注同伴之间的正向立场;对高老师的课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认为这节课板块清晰,立足学生,形式丰富。同时祁老师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可以设计每一个具体环节如何展开深入思考活动形式背后价值的追求,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有深刻的思考。当前作业管理最大的难点,在于学生周末尤其后疫情时代的作业管理,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要考虑作业管理带来的学生新变化。
领衔人姚枫老师:两堂课各有特色:高老师的课定位于课后服务时作业的速度与质量,张老师的课定位于家校共育背景下的作业时间管理。的确,作业时间管理的榜样需要显性表扬,像颁发奖状,借以肯定个人,并形成环境影响力,但后进者只能隐性引导,像情境表演,不点名道姓,可以呵护每类人的自尊心。另外,作业时间的质量管理有瓶颈期,即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理想的状态,从而导致时间滑坡。这时就需要作业效果的归因分析,理性地寻找自我的位置与努力的方向,从而回归正轨。延时服务的作业后时间,怎样分层、个性地管理?自发地成立班级小社团?小社团五天一轮回?总之,这两堂课触发了新的思考,提出了新的挑战。感谢两位老师!
王欣怡老师:观摩了张老师和高老师的课,让我受益良多。两堂课都把学生立足于主人翁的地位,通过自身的体验让学生感受时间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珍惜时间。无论是张老师的课通过寻找学生慢的原因,让大家集思广益集寻时间管理良方;还是高老师的课通过榜样分享时间管理的方法,让孩子掌握时间管理的尚方宝剑。多样的形式,既有情感体验,又有实用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有收获,有想法,有改变。
朱媛老师:今天聆听了张老师、高老师的课堂,收获颇丰。两位老师的课堂,彰显了他们的智慧。选题有针对性,能引发思考。“双减”政策之下,如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如何合理安排更多的自主时间,两位老师各有侧重,高老师从如何提高作业的速度、提高作业的质量、课后服务第二时间段的时间安排张老师从家校协同展示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给我们很好的示范和启示。
金静老师:两位老师以视频、情景剧、等等生动活泼的形式,以任务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对自己时间的管理进行深入的剖析,感悟时间的价值,养成良好的行为与学习习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整节课站位高,定位准,教育落实到位。
李倩倩老师:观摩了两位老师精彩的课堂,聆听了各位老师和专家的点评,每次都有新的启发。作业管理的研究不仅局限于课堂更应关注课余,不仅要关注提高作业效率的方法更要找准影响作业质量的归因。而上好一节班队课更是需要丰富的活动设计、严谨的推进逻辑和准确的教师定位,关注和尊重每一位学生。
黄春艳老师:两位老班精心准备的两节班会课,让我深受启发。第一,两节班会课形式丰富多样,情景剧、访谈、说唱表演、才艺秀、现场体验等多样的形式让班会课充满趣味。第二,班会课设计层层深入。例如,高老师的班会课从贴近学生的磨蹭现象出发,对一分钟时间进行感知,再分享提高作业速度的秘诀,最后通过时间象限提高作业效率。张老师的班会课中寻找作业慢的原因和方法,解决了同学在作业方面的苦恼。两节课都贴近学生的生活,真实而有效。
恽销洁老师:高老师的选题看似平常,却暗藏玄机。作业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不会好。但是高老师班级的同学却能说:作业,你好。班队课的后半部分就给我们揭晓了谜底,原因在于他们丰富的课余生活,促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最终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生活。这促发了我们对学生课余生活的研究。
万夏耘老师:这两节班队课都是踏实落在实处的,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班队课的形式非常丰富,老师通过情景剧,快板歌谣等方法让学生感受作业安排和时间管理之间的联系,老师没有将时间管理局限在校园中,对于课外时间也进行了了解与规划,帮助学生全面完善时间观念。通过可操作的方法和同学互助的方法帮助学生去进步。通过数据的记录与整理,真实地展示方法的前后作用,让大家直观感受时间管理班队课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也让听课的我收获了很多。
张京老师:班队课只是提高了学生对于时间和作业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有行动,教师要行动起来,可以提前布置作业,鼓励学生积极完成作业打卡,根据群星争辉榜进行表彰,积极组织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让作业速度慢的小朋友真正发生转变。夏梦老师:两位老师的课堂,都立足于儿童立场,贴近学生生活。通过情景剧表演、猜猜是谁的作业等体验性活动,唤起学生改变自身的渴望,也让孩子们明白原来榜样就在身边,多角度引导孩子提高作业速度与质量。而时间四象限管理法则的引入和教师适时的介入,也让学生在习得科学方法的同时获得了时间管理的密钥。
翁奕旦老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时间管理还是作业质量完善,我们首先要引导的就是让孩子喜欢上作业,改变对作业的态度,全力以赴,尽力就是最大的进步。在落实五项管理的研究之路上,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孩子的心理、落实情绪管理,方能事半功倍。
好书促成长
阅读推进部的恽老师给工作室成员推荐迟毓凯教授的《学生管理心理学智慧》。这本书,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学生管理中教师的定位、学生管理中的影响策略、学生管理中的情境策略,让一线老班,深深感受到教育是一门艺术。正如序言所说“不讲屠龙术,只谈杀猪法”。他把专家的理念与我们老师的实践联系起来,努力加设一座横亘在心理学原理与学生管理工作之间的桥梁。帮助老师们利用心理学提升工作效率,让我们做一位幸福的老师。
每一次的活动,都是一种锻炼;
每一次的研讨,都是一种突破。
夏日新阳继新程,策马扬鞭奋征程。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度学习的体验,也是一场自我升华的旅程,既加强了学员之间的探究交流,营造了浓厚的线上学习氛围,又提升了工作室学员整体专业素养,让学员们在教学中得到了磨练,在教研中得到提升。(审核:姚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