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校区新闻>>文章内容
博爱小学:凝心聚力研课标 倾心聚焦抓课堂
——数学教研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2-05-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丽

随着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出炉,新的教育改革已经起航。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做好课标和课堂的有机融合,博爱小学数学组全体教师在三个校区分别进行了数学教学研讨活动,力求结合新课标要求进行教学研究的扎实开展,让减负提质真正落到实处。

在研课中感悟“三会”

怡康校区张敏老师执教《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一课,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借助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知识,迁移到新知,并借助小棒、计数器直观表达算理,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操作互动,利用对应的方法理解加法的意义,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

少年宫校区任佳萍老师执教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主要是让学生体验数据收集的过程,并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任老师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同桌互助、小组讨论等活动,记录分类过程,在自己的体验过程中了解填写统计表的格式,体会分类整理的意义,掌握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

而博爱校区的张靖老师,执教了《平面图形的认识总复习》一课,借助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将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以梳理,落实新课标中立足核心素养的发展。借助分类思想,真正做到“教活”“教懂”“教深”,借助知识梳理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让学生经历由浅入深、由扶到放、由学到用的过程。

在交流中解读新课标

课后,各校区老师结合新课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潘雪琪老师认为:数与运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成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张老师在教学中利用对应的方法理解加法的意义,并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初步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这点非常好。同时也指出教学中要突出新旧知识的对比,突出新知的进位,还要联系沟通竖式中的进位小1和小棒、计数器的关系,用多种形式“数形结合”探索进位加的算理,让进位加中“个位满10,向十位进1”的算理更清晰明朗起来。

强亚芬老师指出:《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目标不仅要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更要着眼于统计问题的产生,体验统计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郑慧老师指出:任老师重视对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够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简单分类、感悟分类的价值、学会分类的方法,让孩子们在具体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收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统计过程,感悟到数据的意义与价值,学生感受到可以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陈逞老师指出:任老师鼓励孩子们运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式记录并描述分类的结果,初步体会到了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为后面继续学习统计打好基础。

针对六年级的复习课,博爱校区的老师们感受到本课通过数学的思维,建立了平面图形之间、数学与现实世界的逻辑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课堂上,张老师善于让学生尽现各自的观点并使他们不同的观点发生碰撞,展开讨论,学生能用简洁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达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如何突破,可见在平时的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引领中形成新理念

最后,沈校对复习课进行了重塑和思考。她指出:总复习包括三个方面,梳理知识、查漏补缺、综合运用。学生感悟知识点的罗列绝对不是简单的分类,需要教师站在整体的角度来帮助学生构建起知识之间的体系。借助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复习相结合的形式,学生在复习中注重查漏补缺,教师注重解疑和检查,让学生在每一次综合复习中能力呈现螺旋上升状态。在图形的复习课中,点线面体不是割裂的,需要学生借助图形去感悟,在学的过程中才能形成空间观念,让学生的知识、思维得到提升,思想体悟更加深刻。

 

 “路漫漫其修远兮”,全面掌握新课标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博小数学组老师们一定会继续不断地解读并实践新课标,研究新形势下的教学策略,紧跟时代步伐,以“新课标”为导向,迎接教改的春天。(审核:张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