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下午,常州第三次疫情进入尾声之时,区姚枫班主任工作室的13名成员第二次云相聚,举行第五次活动,旨在与半年前第二次疫情期间商讨的策略相比较,再次共议特殊时期的学生五项管理的经验与困惑。
与第二次疫情的隔离八天相比,这次隔离三周仍然没有结束,尽管家长们有六天与学生一起封闭,但更多的时间是孩子在家,监护人不在家,可谓难上难。但通过两个多小时的学习与分享,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顶在困难最前头的班主任招式不仅推陈出新,而且山外有山。
寻他山之石——特级班主任
特级班主任——常州市外国语学校赵敏芝老师给工作室老师带来了讲座《凝心聚力需因班制宜》。她根据十年中所带三个班级的不同特点打造明星班级:坚持过程性评价,提升学生领导力;坚持体验性德育,提升班级综合力;坚持共同体建设,提升家校内生力。
寻他山之石——工作室同伴
夏梦老师:
疫情之下,针对二年级的孩子居家学习和健康管理,我主要从提升答疑质量、激趣居家运动、乐展云端班会三个方面进行实践。
万夏耘老师:
“双”约管理:每日的作息安排,长共同制定了电子产品使用管理公约;
“疫”心共力:给抗疫一线的家长给予关注和个别指导,以腾讯会议的方式和学生答疑;
“云”上共聚:小组轮流开展每周一次的云班会,开展“疫封家书”等活动让学生感恩抗疫人员,提高情感认知;
我还学习到了“云上自习室”“小组学习打卡积分制度”等方法,后续将实践应用到疫情生活中去。
徐嘉莹老师:
作业巧管理,小组善合作。孩子疫情居家学习,各种诱惑就在身边,父母上班缺少监督。作为班主任,我也觅良方、想对策:小组合作助力学习、云端班会凝聚人心。从“做自己的时间管理者”到“小组合作中寻时间管理法”,我们在每次的探索中更进一步。
恽销洁老师:
急家长所急,共商解决困难之法。利用线上家长会,以“沙龙研讨”的方式,倾听家长的需求,聆听家长的建议,达成一致的意见,坚持实践。后期根据动态的生成调整策略。希望班级里部分好动、拖拉的学生,能通过每天的“云自习室”养成专心、阅读的良好习惯。
李倩倩老师:
本次疫情持续的时间长,对于孩子的作业管理、居家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都是极大的挑战,除了尝试运用小组合作,引入竞争机制,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开展每日晨会,提高积极性,稳定情绪,提升信心。
金静老师:
关注学生身心状态 :当学生需要我们的帮助尽所能去陪伴、去疏导、去指引。拟定学习计划:根据个性课程表的学习任务,自主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计划表、课程表应贴在书桌显眼处,以便学生时时自我督促。
张京老师:
居家生活真精彩:1.积分制度,有效管理作业;2.居家生活有乐趣;3.魅力云班队,展示你我风采。
王欣怡老师:
这次疫情居家学习,较之于上次更加游刃有余。班级采取三星评比法,激发学生居家学习积极性,使评价可视化。此外还关注到个别学习薄弱的孩子,及时分享学习妙方,利用线上班会,为孩子做好心理疏导。但是过分依赖电子产品的学习,势必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如何高效学习的同时又能呵护双眼,是目前较为棘手的问题。
高卫超老师:
新冠疫情再次来袭,线上学习成了学生主流的学习方式,可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良莠不齐,面对这种情况,本轮疫情期间,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提升作业质量:(1)激励先行,发挥群星争辉榜的优势;(2)善用软件,关注作业完成与反馈;(3)点对点语音沟通,辅导后进生;(4)家校协同,发挥家长力量。
朱媛老师:
改每日作业为用周作业,让学生根据周作业制定学习计划,作业只要是在一周内都可以。利用qq群课堂功能,每晚7:30线上跟学生聊聊作业、聊聊当天的生活,并进行一周一次作业总结会议。使用希沃班级优化大师,针对作业表现情况进行打分,让家长第一时间收到孩子作业反馈。
翁奕旦老师:
提到宅家学习,家长容易产生焦虑。我通过钉钉平台进行学生作业和健康管理:作业评价个性化,电子终端寄佳音;钉钉圈“艺”起秀,倡导学生健康宅家好生活。
寻他山之石——工作室领衔人
工作室领衔人姚枫老师指出,除了构建互助管理模式之外,还要规范统一管理标准,并调动自我管理热情。我们对特殊时期五项管理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应该进一步及时总结,推荐以下方法:
完成调查问卷:通过这种方式全面了解疫情期间五项管理工作实践的得失,可以分为学生卷、家长卷、教师卷;
成功经验分享:以《我和时间》为主题,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绘画,可以是表演等等。
疫情是块磨刀石,只要我们善于寻找他山之石,勤于借鉴他人所长,可以在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畅,越走越远。
(审核:姚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