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校区新闻>>文章内容
博爱小学: 开启“云备课” 共研“新教学”
发布时间:2022-02-1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蔚


9戴晓娥.png

10 陆志平.jpg11邱俊.jpg

3黄菲.jpg

4胡芸熙.jpg

6陈赟.jpg

8丁盼.jpg




a.jpg

2(1.jpg

2.jpg


2月16日下午,天宁“新教学”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备课基地活动在线上举行。活动对本学期二、五年级第一单元的大单元教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讲解,探索素养为本的单元设计与实施,促进课堂教学转型。  

来自天宁区、徐州鼓楼区、徐州泉山区数百名老师积极参与线上活动。  

博爱教育集团博爱小学黄菲老师从真实情境中感受春意、主题活动中衍生情感、多元评价中提升素养三个方面介绍二下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立足儿童视角,有效联结学生和文本,通过多种勾连学生真实生活的场景将学生置身于“美好的春天”这个单元大情景中,唤醒了二年级儿童寻春、赞春的情感体验。

博爱小学胡芸熙老师分享了二下第一单元任务五口语交际的教学设计,学生整体沉浸在春天的场景中去学习第一单元,明白积极向上、充满善意的语气可以打动他人,使得交流起来更加舒服。同时,试着用春天的语气去解决去交流,从理性认识走向感性认知;从学习技能到掌握技巧。   

二实小教育集团紫云小学卢琪韵老师从五下大单元的主题情境、任务活动、评价思考出发,阐述了为什么创设情境,怎么确定大单元主题,在具体事例中将大单元教学与以往教学进行对比,让老师感受到大单元教学的意义。在原有框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添加评价活动,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二实小陈赟老师在介绍《古诗三首》的教学设计时,主要从主题确立的价值和感受古诗特有的韵味这两个方面来谈的。本课确立的主题是“读读古诗,看看那时的小朋友怎么玩的”其实这个主题指向的是学生对文本自主理解,同时勾连学生的生活,引起情感的共鸣,让他们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和生活的情趣。

汇报后,线上的老师开始积极互动。博爱教育集团龙锦小学的汤丽君老师谈到二下第一单元“找春天”的任务层层递进,这种有效的迁移唤醒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沉浸在深度学习中,更好地将学习到的知识创造性地融入到原有的知识储备中。

解小教育集团解放路小学的丁盼老师以自己教学二年级的经历谈到,大单元教学着眼于“大”字,首先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大”,其次是教学架构大,第三是教学视野大,视野从学习放大到了生活,真正实现了陶行知老先生的教育观“学习即生活”。  

戴晓娥院长高度赞扬了常州市天宁区本次新教学“云备课”所做出的充足准备。四位分享心得体会的老师经过校级、区级、市区之间的层层打磨,展现出实验区教师转变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的新面貌,以长线的准备与设计发现新教学专业研究的价值。戴院长指出,大单元教学符合新时代“双减”要求,以打破传统单篇教学限制的方式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达到学科育人的目的。常州市天宁区博爱小学和第二实验小学的大单元作业设计,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问题的主动探究者,真正实现了有教无类的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学习的起点,尝到成功的快乐,最大限度的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陆志平会长提出新教学实践中要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课本与生活的关系、教学和评价的关系。陆会长肯定了实验区老师的集体智慧和不懈努力,欣喜于语文课堂发生的深刻变化、学生发生的可喜变化和老师们取得的巨大进步。同时,陆老师期待有更多的老师参与到大单元设计中,大胆实践,用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创造力,带动学生语文学习发生更大的改变。 

天宁区教研员邱俊老师主持了本场活动,她说推动新教学的实验区老师们始终处于“反刍、吸收、创造”的状态中,老师们的教学观发生了质的转变,正在实现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希望老师们能通过多种形式把我们新教学所取得的实验成果向更多的老师作分享,鼓励更多的老师走进新教学,创造师生美好的新生活。  

本次“云备课”有效促进了老师们对“大单元、大任务、大情境”的深层认知,更是给教师们的课堂实践指明了方向。区域各校将继续探索,在新教学研究道路上不断前行。(审核:许婷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